-
經典雜病派強調醫歸醇正的臨床家費伯雄
費伯雄(1800-1879年),號晉卿,清末江南名醫。家居武進孟河,世代業醫,自幼敏穎過人,時人以神童目之。後承家業,頗具醫名。《清史稿》謂:“鹹同間以醫名遠近,詣診者踵相接,所居遂成繁盛之區”。又謂:“清末江南諸醫,以伯雄為最著”
2017-03-07 8 -
《溫疫論類編》
《溫疫論類編》 溫病著作五卷。清·劉奎評釋。刊於1787年。 劉氏于溫疫專著中推崇吳有性《溫疫論》,“但嫌其序次亂雜,後倒置,不便觀覽。且行文詳略未能合宜,字句所疵纇”(見自序)。 遂命其子劉秉錦將《溫疫論》予以分類,析諸論、統治
2017-03-07 6 -
女性尿路感染後的常見症狀 自我檢查早點治療
女性尿路感染常見症狀: 1、排尿異常:尿頻、尿急、尿痛,嚴重的還有尿失禁和尿瀦留。慢性腎盂腎炎引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早期可有多尿,後期可出現少尿或無尿。 2、尿液異常:常見的有細菌尿、膿尿、血尿和氣尿等。 3、腰痛:腎臟包膜、腎盂、輸尿管
2017-03-07 9 -
《醫宗金鑒》
醫學叢書九十卷,十五。吳謙等主編。是乾隆年間由政府組織編寫的型醫學叢書,刊於1742年。 全書采輯自《內經》至清代諸家醫書,“分門聚類、刪其駁雜,采其精粹,發其餘蘊,補其未備”(見卷首奏疏)。 內容有:《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金
2017-03-07 8 -
中醫藥名對聯一
藥名對聯是勞動人民群眾消遣娛樂活躍文化生活的方式。相傳唐代詩人杜甫,老年多病,貧困潦倒,開了一間中藥店,對聯是:獨活靈芝草;當歸首烏身。由四個藥名聯成,寓意深邃。還有一副長聯:白頭翁持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複回朝,不愧將軍國老;紅
2017-03-07 8 -
中醫藥名對聯三
有位中醫,善用中藥名做對聯,一天,客人一進門就指著門口的燈籠說:“燈籠燈籠,紙(枳)殼原來只防風。”醫生笑對道:“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進院後,讚歎道:”避暑最宜深竹院。醫生隨口對說:“傷寒尤妙小柴胡。” 客人在院子裡坐下後
2017-03-07 13 -
《引經證醫》
《引經證醫》 綜合性醫書四卷。 清·程梁撰於1873年。書名“引經”,是指書中引據《內經》論證醫理簡明精要,於臨床頗具指導意義。 卷-二論述內科諸病,辨析醫理,結合作者學術經驗,有一定的發揮; 卷三-四作者的內科及婦科醫案;末附
2017-03-07 14 -
最早的醫學文獻—《難經》
《難經》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3卷。原題秦越人撰,但據考證,該書是一部託名之作。約成書于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為《難經》。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
2017-03-07 28 -
《辨證錄》
為清代陳士鐸所著,約成書於1687年。 本書為一綜合性醫書。託名歧伯、張仲景所傳。全書十四卷一百二十六門,七百六十餘證。卷一至卷十為傷寒、內科雜證、五官疾患等。 卷十一、十二為婦科。卷十三、十四分別為外科、幼科。對每一病證,先列症
2017-03-07 6 -
《千金要方》
綜合性臨床醫著。全稱 《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或《千金方》,30卷。唐代孫思邈約撰於永徽三年(652)。本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貴于千金,而一個處方能救人于危殆,價值更當勝於此,因
2017-03-07 9 -
《舌診源鑒》
《舌診源鑒》依據歷代有關舌診著作為源流,集歷代醫籍論述舌診之精華,系統介紹了舌象的發病機理、診斷及治療方法,及180餘種舌象的鑒別診斷。
2017-03-07 8 -
《脈訣》
多種歌訣體脈學著作的書名。其中以《王叔和脈訣》和《崔嘉彥脈訣》兩種影響較大。 《王叔和脈訣》一卷,簡稱《脈訣》。多認為系六朝高陽生託名著作。此書的主體內容取自王叔和《脈訣》,編成四言歌訣形式,闡述脈理、脈法。將24種脈象分為七表(浮、
2017-03-07 10 -
【女性健康】卵巢囊腫的症狀
卵巢囊腫這個婦科疾病的形成原因比較複雜,誘發卵巢囊腫的病因也有不少。不同女性患此病的原因也存在差異,所以對於卵巢囊腫這種疾病,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視起來,這裡介紹一些卵巢囊腫的症狀。 1、會產生嚴重的月經紊亂:卵巢囊腫雖然並不會破壞女性正常
2017-03-07 10 -
《敖氏傷寒金鏡錄》
元代敖氏著有《點點金》和《敖氏傷寒金鏡錄》,介紹傷寒病等的方法,內有12幅舌診圖,是舌診第一部專著(後經元代杜本增補24圖,合成36種病理舌象圖),圖文對照,較為直觀。 全書僅一卷,載集白苔舌、生斑舌、紅星舌、黑光舌、火裂舌、黃苔舌等
2017-03-07 13 -
女性卵巢囊腫的4大症狀
月經紊亂。一般卵巢,甚至雙側卵巢囊腫,由於並不破壞所有的,正常卵巢組織,故多半不引起月經紊亂。有的子宮出血並不屬於內分泌性,或因卵巢瘤,使盆腔的血管分佈改變,引起子宮內膜充血而起;或由於,卵巢惡性腫瘤直接轉移至,子宮內膜所致。因內分泌性
2017-03-07 16 -
《傷寒雜病論》
包括“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內容。 傷寒部分(即《傷寒論》),按該病起始為發熱的特徵,分成六種證候類型,即三陽(太陽、少陽、陽陰)、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三陽表示熱實,三陰表示寒虛。根據病邪侵入肌體程度、病勢緩急,用四診(望、聞、
2017-03-07 39 -
最早提出血液迴圈學說--《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指出:“心主身之血脈”,認識到血液在脈管內是“流行不止,環周不休”的。還指出:“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內溉五臟,外濡腠理。”這把心臟與全身血脈的聯繫,血液在經脈中呈迴圈式的運行,內及於臟腑,外布於肌肉,並為無休止的運
2017-03-07 10 -
《通俗傷寒論》
傷寒、溫病著作,12卷,清·俞根初撰。 作者融合古今傷寒論著,結合臨證所得而撰,後經何秀山加按、何廉臣增訂、曹炳章補缺、徐榮齋整理,易名為《重訂通俗傷寒論》。 全書分傷寒要義、六經方藥、表裡寒熱、氣血虛實、傷寒診法、傷寒脈舌、傷寒
2017-03-07 23 -
《病理概論及各論》
《病理概論及各論》 病理著作惲鐵樵撰於1928年。此書概論部分以中醫辨證論治基礎,從臟腑病變和經脈病變等方面闡明各類病證的病理和用藥法。 各論部分闡述傷風、胃咳、肺癆等九病證的病因病候、診斷與治法。于病理部分闡發尤詳。 全書引用了
2017-03-07 3 -
現存最早的《素問》、《靈樞》版本
據《三百種醫籍錄》記載,《素問》有十七種,《靈樞》有十五種不同的版本。 現存《素問》版本以金刻殘本為最早,尚存11卷。其次為元刻本,有胡氏古林書堂及讀書堂刻本,還有兩種殘本。 《靈樞》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刻本。 以上二者都是現
2017-03-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