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良姜酒方(霍亂)
霍亂是以發病急驟,吐瀉交作為特徵的疾病。常因夏秋之季,感受時邪疫癘之氣;或含涼露宿,寒濕入侵,邪鬱中焦;或飲食不潔;或貪食寒涼生冷之物,以致脾胃受傷,運化失常,升降失司,清濁相干,亂於腸胃而發病。病從寒化者,為寒霍亂;病從熱化者,為熱霍亂
2017-03-10 6 -
海藻酒二(癭瘤)
【來源】《補輯肘後方》 【配方】海藻50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將海藻入絹袋盛之,浸入酒中,春夏2天,秋冬3天即可。 【主治】癭瘤,頸前中部腫大,質軟不痛,或覺頸部發脹,胸悶等症。 【用法】每服1小盅,日3。酒飲完後,可再浸20
2017-03-10 31 -
海藻酒三(痹證)
【來源】《普濟方》 【配方】海藻、茯苓、防風、獨活、附子、白術各三兩,大黃、鬼箭、當歸各二兩。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二鬥浸五日。 【主治】遊風行走無定,腫或如核,或如甌,或著腹背,或著腳,悉主之。 【用法】初服二合,漸加,以知為度。 說
2017-03-10 5 -
海藻酒一(癭瘤)
【來源】《肘後備急方》 【配方】海藻、昆布各500克,好酒5000毫升。 【制法】將上藥切碎,用酒浸7天后即成。 【主治】癭瘤;也有預防單純性甲狀腺腫的作用。 【用法】適量飲用。
2017-03-10 7 -
海藻酒方二(癭瘤)
【來源】《奇效良方》 【配方】海藻(洗去堿)一斤,酒二升。 【制法】將海藻入酒內浸一宿即可飲用。 【主治】頸下卒結核,漸大欲成癭瘤。 【用法】每飲一、二合,酒盡將海藻暴幹,搗為末,酒調一錢匕,日三即瘥,如浸用,將藥末以絹袋盛了漬,春夏二日
2017-03-10 6 -
海藻酒方一(癭瘤)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海藻(洗去鹹)二兩。 【制法】上一味細剉,以清酒四升浸二宿,漉去滓。 【主治】治咽喉噎塞,冷氣妨悶,結成癭氣。 【用法】每取半盞,細細含咽,日三,不拘時,以差為度。 說明:《普濟方》同上。
2017-03-10 6 -
寒涼咳嗽酒
【來源】《山居備用》 【原料】全紫蘇60克,杏仁、瓜蔞皮、浙貝母、半夏、枳殼、百部、桔梗、桑白皮、枇杷葉、茯芩各15克,陳皮、乾薑各30克,細辛、豆蔻仁、五味子各7.5克,甘草1.5克,白酒2500克。 【製作】將藥用白紗布袋盛之,置於淨
2017-03-10 10 -
蒿艾酒(癩病)
【來源】《普濟方》 【配方】白艾蒿。 【制法】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糯米一如釀酒法,候熱,絹濾飲之。 【主治】治癩疾。 【用法】凡惡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皆可飲之。
2017-03-10 7 -
黑豆浸酒(水腫臌脹)
【來源】《普濟方》 【配方】黑豆一升(炒黑),白花蛇(酒浸炙微黃)一條重五兩,大麻仁二升(蒸熟),五加皮()五兩,蒼耳子(炒微黃)五兩,牛蒡子(酥炒微黃)一升。 【制法】上搗碎,生絹袋盛,用好酒三鬥,內入瓷瓶中封頭,浸七日開瓶。 【主治】
2017-03-10 14 -
黑豆浸酒方一(手足不遂)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黑豆(揀緊小者淨淘)一升。 【制法】上一味,用酒五升,用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熟。約至酒減半,即去豆取酒。 【主治】治中風手足風手足不隨。 【用法】每服空心及臨臥時,各飲二合至三合。
2017-03-10 6 -
黑豆酒一(腳氣)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黑豆(炒)250克,白芷30克,薏苡仁60克,黃酒1.5公斤。 【制法】將上藥粗碎,用酒浸於瓶中,密封瓶口,3宿後開取,去渣備用。 【主治】腳氣痹弱,頭目眩暈,筋急,小便不利。 【用法】每日隨量飲之,常令酒力
2017-03-10 8 -
黑豆酒方二(產後風痙)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黑豆(小者打碎)二升,酒四升。 【制法】右將黑豆,鐺中慢火炒令香熟,即以酒投之,取出以絹濾去豆,將酒甕器盛。 【主治】產後中風,腰背反折,筋急口噤。 【用法】每服一盞,溫服不拘時。
2017-03-10 36 -
黑豆羌活酒(背強口噤)
(驗方) 【配方】羌活15克,防風10克,黑豆(去皮炒令熟)30克,黃(米)酒200毫升。 【制法】將上藥共為粗末,用酒浸,置火上候沸即住,即渣,候溫。 【主治】中風口噤,四肢強直,角弓反張。 【用法】分2次灌之。
2017-03-10 30 -
黑附子酒(痛風)
【來源】《永類鈐方》 【配方】大生附子(不去皮,重一兩)一隻,皂角刺二十一個,黑豆一合。 【制法】三味細剉,分作二處,好酒入藥慢火輝幹,取半合作一處,密封罐,經兩宿。 【主治】痛風,婦人血風瘙癢。 【用法】每服一錢。
2017-03-10 6 -
黑鉛酒方二(癰疽、瘡瘍、發背)
【來源】《普濟方》 【配方】黑鉛一斤,甘草(微炙)三兩。 【制法】上用酒一鬥,著空瓶之傍,先以甘草置在酒瓶內,然後熔鉛投在酒瓶中,卻出酒在空瓶內取出鉛,依前熔後投,如此者九度,並甘草去之,只使酒。 【主治】治發背及諸癰毒瘡併發腦,疼痛浸漬
2017-03-10 9 -
恒山酒(瘧疾)
【來源】《普濟方》 【配方】恒山、鱉甲(醋炙去裙)各三分,虎頭骨(炙)半兩,豉(炒)半分,桃枝一握,柳枝一握,桃仁三七枚(去皮尖雙仁炒),幹棗三枚(去核),烏梅(炙)七枚。 【制法】上細,以酒一升,浸一宿,明日入生薑五片,煎取五合,去滓。
2017-03-10 6 -
紅花酒(痛經)
(驗方) 【配方】紅花100克,60度白酒400克。 【制法】把潔淨的紅花放入細口瓶內,加白酒浸泡一周,每日振搖一次。 【主治】溫通經脈,活血。可用于婦女沖經虛寒、血瘀性痛經症。 【用法】每次服用10毫升,也可兌涼白開水10毫升或加紅糖適
2017-03-10 9 -
紅花山楂酒(月經過少)
月經過少又稱“月經澀少”或“經行不爽”。是指行經時出血點滴,量少而不暢,一、二天即淨的病症。主要病因為血虛、血寒、血瘀、血滯及痰濕,但以虛寒氣滯者多見。更年期婦女出現本症時可能為閉經的先兆。每次經量極少,點滴即無,長期不愈,應考慮生殖系結
2017-03-10 11 -
紅葵酒-(哮喘)
【來源】《新醫藥學雜誌》 【配方】天天果4.5公斤,千日紅花2公斤,白酒(60度)30公斤。 【制法】採用冷浸法,兩種藥要分別浸於酒中,天天果浸入15公斤酒,放一容器,千日紅花浸入15公斤酒,放另一容器,一個月後,壓榨,過濾,取上兩種浸酒
2017-03-10 11 -
紅藍花酒二(痛經)
【來源】《金匱要略》 【配方】紅藍花30克,酒一升。 【制法】將藥入酒內,煎至減半。 【主治】一切風邪,如婦女經後或產後,風邪易於侵入腹中,擾亂腹內氣血,使氣滯血瘀,發生腹中刺痛。 【用法】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說明:飲用此酒期間,嬰兒應
2017-03-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