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雪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止血;解毒消腫。主發熱;咳喘;咽喉腫痛;腸為為;痢疾;濕熱黃疸;水腫;淋證;尿血;衄血;痛經;崩漏;丹毒;瘰鬁;親瘡腫毒;帶狀皰疹;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者15-
2017-03-12 9 -
疏葉香根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發表散寒;健胃止痛;明目。主風寒感冒;頭;風寒濕痹;胃寒納少;嘔吐;雀目;鵝口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服:9-15g;或研末。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散寒發表,止痛的功能。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及周身疼痛。 摘錄 《中華
2017-03-12 21 -
莎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開鬱;祛風止癢;寬胞利痰。主胸悶不舒;風疹瘙癢;癰伴隨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洗浴。 【各家論述】 1.《履巉岩本草》:治皮膚瘙癢,遍體生風。 2.《綱目》:煎飲散氣鬱,利
2017-03-12 8 -
玉芙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養心安神。主痔血;便血;疔腫;燙傷;怔忡;小兒急驚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注意 陽虛、寒症及小兒慢驚均忌用。
2017-03-12 25 -
母豬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解毒散結;止咳化痰。主濕熱黃疸;癰腫瘡毒;瘰鬁;痰熱咳嗽;癲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羽葉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溫中;降氣;暖腎。主脘腹冷痛;寒喘;子宮下垂;脫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g;或研末。外用:適量,燒灰調塗;或燒煙熏。 【摘錄】《中華本草》 皮,曬乾。夏、秋季采枝條.洗淨.切段,曬乾。
2017-03-12 8 -
鹿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活血祛瘀;祛風止痛。主腎虛陽痿;月經不調;偏、正頭痛;風濕痹痛;癰腫瘡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燙熱熨。
2017-03-12 6 -
土田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止血。主跌打瘀痛;風濕骨痛;吐血衄血;月經過多;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或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7 -
狼把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氣管炎,肺結核,咽喉炎,扁桃體炎,痢疾,丹毒,癬瘡。 ①《本草拾遺》:主亦白久痢,小兒大腹痞滿,丹毒寒熱。取根、莖煮服之。 ②《本草圖經》;主療血痢。 ③《綱目》:治積年癬,天陰即癢,搔出黃水者,搗末摻之。 ④《閩東本草
2017-03-12 5 -
見血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散瘀定通;止血生肌。主風寒濕痹;風寒咳嗽;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5 -
苦瓜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濕熱;解毒。主濕熱瀉痢;便血;疔瘡腫毒;風火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6 -
小萹蓄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熱解毒;化濕殺蟲。主熱淋;石淋;黃疸;痢疾;惡瘡疥癬;外陰濕癢;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烏藥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數,食積,風濕關節痛。 ①《本草拾遺》:炙研煎飲代茗,補中益氣,止小便滑數。 ②《本草蒙筌》:下氣。 ③《醫林纂要》:溫中燥脾,消食殺蛔。治腹中寒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外用:搗敷
2017-03-12 9 -
藤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強艋骨。主風濕痹痛;拘攣麻木,腰膝酸軟,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水腫;皮膚溫癢;陰囊濕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注意 陰虛火旺者慎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鹿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結解毒止痛。主鼠瘺瘡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水磨塗。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留血,鼠瘺,,心愎痛。 2.《本草蒙筌》:理鼠疹,攻瘡毒,水磨濕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老鼠吹簫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鎮痛;除濕解毒。主風濕腰痛;肢體癱瘓;胃痛;皮膚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水案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除濕利水。主目赤腫痛;瘡癰腫毒;黃疸;水腫;痔瘡出血;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8 -
紫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燥濕;止血;殺蟲。主潰瘍病;胃、腸道出血;血崩;痢疾;腸炎;皮膚瘙癢;癰癤;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根皮6-15g,果3-9g,鮮葉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鼬鼠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淋巴結結核;疥癬;瘡瘺;淋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1.5-3g。外用:適量,煎油塗;或燒灰研末撒。 附方 治淋病:鼬鼠全身黑燒粉末,與等量之鋅白皮細末混合,每次約服一
2017-03-12 9 -
紫硇砂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破瘀消積;軟堅蝕腐。主症瘕積聚;噎膈反胃;鼻生息肉;喉痹目翳;癰腫瘰鬁;惡瘡贅疣。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6-1g;或入丸、散。不入湯劑。外用:適量,研末點、撤調敷;或化水點塗。 注意 內服不宜過量,孕婦及潰瘍病、肝腎功能
2017-03-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