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花風毛菊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除濕;止痛。主感冒發熱;風濕性關節炎;濕熱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止血,止痛解熱的功能。用於風濕關節炎,腹瀉等證。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木繡球莖的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 歐美各國早年曾以其所產的木繡球(歐木繡球Viburnumopulus或美木繡球V.prunifolium)製劑作為子宮鎮靜劑,治月經不調、子宮出血、產前疼痛等,收載于歐美一些國家的藥典中。歐木繡球所含之甙對子宮、血管有收縮作用
2017-03-12 10 -
岩蘿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生肌止血。主跌打瘀腫疼痛;創傷出血;凍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治挫傷青腫。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柯蒲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消炎止痛;祛風活絡。主咽喉腫痛;風濕痹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泡酒飲。外用:適量,葉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裝飾卷柏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通經活絡。主肝炎;膽囊炎;痢疾;腸炎;肺癰;風濕性關節炎;燙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苦,性涼。有清熱利濕,通經活絡的功能。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痢疾、腸
2017-03-12 13 -
野海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消腫止痛。主風濕痹痛;腰背疼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每日量5-1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粗鹽的功效與作用
粗鹽營養分析 1.粗鹽有發汗的作用,它可以排出體內的廢物和多餘的水分,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還可以軟化污垢、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2.用來清洗創傷可以防止感染。 3.撒在食物上可以短期保鮮,用來醃制食物還能防變質。 粗鹽補充資訊 1.鹽除了
2017-03-12 9 -
龍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①《別錄》:主驚癇瘈瘲,身熱如火,腹中堅及熱泄。 ②《藥性論):主小兒大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為丸。 注意 《本草經集注》:畏幹漆、蜀椒、理石。 摘錄 《*辭典》
2017-03-12 12 -
破碗掌腳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化瘀止血;解毒。主腸炎;痢疾;肝炎;瘧疾;偏頭痛;咯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經不調;難產;宮頸糜爛;乳腺增生;癰癤腫毒;水火燙傷;濕瘡;跌打傷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
2017-03-12 12 -
榛子的功效與作用
榛子的營養價值 榛子營養豐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含量也很豐富;榛子中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樣樣俱全,其含量遠遠高過核桃;榛子中各種微量元素如鈣、磷、鐵含量也高於其他堅果。此外,它
2017-03-12 7 -
小龍蝦的功效與作用
小龍蝦體內蛋白質含量較高,占總體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蝦肉內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於其它食品。不過小龍蝦的有一項很重要的營養可能很多人都忽視了,那就是蝦青素,主要存在於蝦頭的蝦黃和蝦殼上的紅色物質,大多數的
2017-03-12 7 -
岩石松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主肢節酸痛;跌打損傷;帶狀皰疹;蕁麻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棉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止血。主吐血;便血;血崩;金瘡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5-9g。外用:適量,燒研撒。 附方 ①洽吐血、下血:棉花(燒灰)、枳殼、麝香。米飲下。(《本草求原》)②治崩血:棉花、血餘灰、百草霜、棕灰、蓮花心、當歸、茅花
2017-03-12 12 -
山禾串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咽;解毒斂瘡。主肺熱痰多咳嗽;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莖葉15-30g,根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曬乾研末調敷。或濃煎含漱。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毛蔞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行氣止痛;祛風散寒除濕。主風濕痹痛;風寒頭痛;脘腹疼痛;疝氣;痛經;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研粉,1-3g,亦可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研粉酒擦洗身,或搗爛炒熱外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忍冬的功效與作用
忍冬功能主治: 1、痔瘺。用忍冬全草(或根、莖、花、葉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曬乾,加甘草少許,共研為末,用泡藥的酒調面和藥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開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2、一切腫毒(不問已潰未潰,或
2017-03-12 8 -
五色梅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主癰腫毒瘡;濕疹;疥癬;皮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沖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絞汁塗。 注意 內服不宜過量。孕婦及體弱者禁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鹿梨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本草圖經》:治瘡癬及疥癩。 附方 ①治一切瘡:鹿梨根、蛇床子各半斤,真翦草四兩,硫黃三錢,輕粉一錢。為末,麻油調敷之,小兒塗于絹衣上著之,七日不解,自愈。(《仁存堂經驗方》鹿梨散) ②治一切癬:鹿梨根,刮皮搗爛,醋和,麻布包
2017-03-12 6 -
穇穗莎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主血熱出血兼有瘀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民間用於止血、散血。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8 -
土槁本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舒筋活血。主風寒感冒;頭痛;風寒濕痹;筋骨痛;骨折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1-24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