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蕪荑醬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殺蟲,除瘡癬。 ①《別錄》:殺蟲。 ②《唐本草》:殺三蟲。 ③《食療本草》:蕪荑醬功力強於榆人醬。(指殺諸蟲,利大小便,心腹惡氣。) ④《本草拾遺》:主五雞病,除瘡癬。 【摘錄】《*辭典》
2017-03-12 6 -
榼藤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利濕消腫。主脘腹脹痛,黃疸,腳氣水腫,痢疾,痔瘡,脫肛,喉痹。 【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1-3g;或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2017-03-12 6 -
油炸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解毒。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痢疾;尿路感染;蛇咬傷;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25 -
箬蒂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降逆和胃;解毒。主胃熱呃逆;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煆存性研末調塗。 各家論述 《本經逢原》:煎湯治胃熱呃逆,其性較柿蒂稍平。取灰以香油調塗湯火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角螺厴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滋陰補虛。主白帶過多;小兒頭瘡;中耳炎;下肢潰瘍;陰虛潮熱;體虛資汗;四肢酸軟。 【用法用量】內服:焙乾研末,5-15g。外用:適量,煆,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白菜的功效與作用
白菜的功效與作用 除煩解渴、清熱解毒、通利腸胃、養胃生津。 如何挑選白菜 選購時應挑選球體緊密結實、底部堅硬,且葉片完整、沒有枯黃、老硬、腐爛等現象者為宜。 白菜的保存方法 7-14天,大白菜以報紙包裹放置於陰涼處,約可保存一星期;若包
2017-03-12 7 -
油菜的功效與作用
營養價值 1.油菜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纖維,能與膽酸鹽和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並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故可用來降血脂。 2.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夠增加酶的形成,對進人人體內的致癌物質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
2017-03-12 10 -
小葉眼樹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主高熱傷津;口渴欲飲;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能。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樹頭菜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濕活絡;止痛。主肝炎;痢疾;腹瀉;尿路結石;扁桃體炎;風濕性關節炎;胃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驢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腎滋陰;強筋壯骨。主小兒解顱;消渴;曆節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外用:適量,燒灰調塗;或煎湯浸洗。 【各家論述】 1.孟詵:煮作湯,浴漬身,治曆節風。 2.《本草綱目》:牝驢骨煮汁服,治多年消渴。頭骨燒灰和油塗小
2017-03-12 6 -
卷絲苦苣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濕熱;解熱毒。主濕熱泄瀉;折帶過多;烏頭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臨床應用 解野菜、肉類及烏頭中毒。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密陀僧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燥濕;殺蟲;收斂;防腐;解毒。主瘡瘍潰爛久不收收斂;口瘡;疥癬;狐臭;汗斑;(黑幹)黯;酒皶鼻;燒燙傷;濕疹。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調塗。內服:研末,1-3分;或入丸、散。
2017-03-12 13 -
馬絆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退黃。主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膽囊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淡,性平。有清熱利尿的功能。用於黃疸型肝炎,膽翼炎及肝硬化腹水等症。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 -
石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止咳;消疳。主風濕痹證;腰膝冷痛;跌打腫痛;勞傷久咳;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4 -
樓梯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活血止痛。主赤白痢疾;高熱驚風;黃疽;風濕痹痛;水腫;淋證;經閉;瘡腫;痄腮;帶狀皰疹;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爛和酒揉擦。 【各
2017-03-12 5 -
三張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行氣活血。主風濕痹痛;脘腹疼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鮮品15~30g;或泡酒。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酒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山羊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鎮驚;散瘀止痛。主小兒發熱驚癇;頭痛;產後腹痛;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50g;或磨粉;或燒焦研末,3-6g。外用,0.6-0.9g,研末吹耳中。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0 -
獼猴桃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 風利濕;活血消腫。主治肝炎;痢疾;消化不良;淋濁;帶下;風濕關節痛;水腫;跌打損傷;瘡癤;瘰鬁結核;胃腸道腫瘤及乳腺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症。外用:適量,搗敷。
2017-03-12 7 -
小扁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益肺腎;活血解毒。主肺虛咳嗽;腎虛腰痛;坐骨神經痛;傷腫;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孕婦禁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鷹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滋陰熄風。主頭風眩暈。 用法用量 內服:焙脆研末,1個。 附方 ①治五待:鷹頭燒灰和米飲服之。(《藥性論》)②治頭風眩運:鷹頭一枚,燒灰酒服。(《溫氏海上仙方》)③治頭目虛運車風一個(去毛,焙),川芍一兩。為末,酒服三錢。(《
2017-03-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