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杓兒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感冒發熱;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痄肋;牙痛;尿路感染;淋巴結結核;瘡瘍癤腫;乳牛腺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15-30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煎水含漱或洗。 注意 脾胃虛弱者
2017-03-12 9 -
牛口涎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噎膈,反胃嘔吐。 ①《本草拾遺》:主反胃。 ②《綱目》:吮小兒,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兒霍亂。入鹽少許,頓服一盞,治喉閉口噤。 附方 ①治噎膈反胃:㈠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鱉子三十個(去皮、油,為末)。入銅器熬稠,每以兩匙和粥與
2017-03-12 4 -
朱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定痛。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胃痛;筋骨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絞汁。 注意 孕婦慎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3 -
萍蓬草子的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 同屬植物日本萍蓬草,又名川骨,含去氧萍蓬草素(堿),有麻痹呼吸中樞的作用。 功能主治 ①《綱目》:助脾厚腸。 ②蘇醫《中草藥手冊》:滋養強壯,健胃,調經。治體虛衰弱,消化不良,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摘錄
2017-03-12 6 -
鷹爪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消癰。主肺熱咳喘;濕熱黃疸;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或根:味甘、苦,性微寒。有滋補、清熱解毒、消炎止血的功能。用於肝炎、頭昏、盜汗、
2017-03-12 9 -
白蘿蔔的功效與作用
白蘿蔔適合人群 1.一般人都可食用。 2.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等患者忌吃。 白蘿蔔食療作用 蘿蔔味甘、辛、性涼,入肺、胃、肺、大腸經。 具有清熱生津、
2017-03-12 7 -
貓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殺蟲;補虛。主癆瘵;咳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曬乾末酒調,每次9-12g。 各家論述 《仁齋直指方》:治勞瘵,殺蟲:黑貓肝一具,生曬研末,酒調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5 -
棗核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斂瘡。主臁瘡;牙疳。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燒後研末敷。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三歲陳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氣。 2.《本草綱目》:核,燒、研,摻脛瘡良。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蛇接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瘀;消腫;清熱止咳。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痛;肺炎;肺結核;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0 -
黑魚湯的功效與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用法用量 烏鱧出肉率高、肉厚色白、紅肌較少,無肌間刺,味鮮,通常用來做魚片,以冬季出產為最佳。代表菜式有菊花財魚、清炒烏魚片、番茄魚片湯等。 食用功效 鱧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
2017-03-12 6 -
毛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利尿。主流感發熱;乳癰;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8 -
牛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腦祛風;止渴消痞。主頭風眩暈;腦漏;消渴;痞氣。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適量,宜酒沖。 注意 《食醫心鏡》:牛盛熱時卒死,其腦食之令生腸癰。 各家論述 1.《別錄》:主消渴,風眩。 2.《綱目》:治脾積痞氣。 3.《本經
2017-03-12 4 -
尖葉子打蟲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驅蟲;主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驅蛔蟲。 臨床應用 民間常用此藥驅蛔蟲。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陰香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瀉;止血。主皮膚癢疹;風濕痹痛;泄瀉;痢疾腹痛;寒結腫毒及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能發散。 2、《嶺南采藥錄》:煎水,婦人洗
2017-03-12 29 -
小果蕗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主癰癤腫毒;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清熱解毒;斂瘡生肌。
2017-03-12 7 -
泡桐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解毒活血。主風濕勢痹;筋骨疼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2 -
鷓鴣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驅蟲殺蟲。主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30-60g;小兒酌減;或幹品研末。當晚臨睡前和次晨空腹兩次分服。 注意 凡低血壓,孕婦慎用。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8 -
鹽膚木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散瘀。主黃疸;水腫;風濕痹痛;小兒疳積;瘡瘍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蘿蔔苗的功效與作用
蘿蔔苗的功效與作用 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 如何挑選蘿蔔苗 苗高約10cm,子葉平展,充分肥大,葉綠、梗紅、根白,全株肥嫩清脆,散發出清香的蘿蔔氣味。 蘿蔔苗的製作技巧 人工種植,或天然繁殖。以人工種植居多。 蘿蔔苗的食用禁
2017-03-12 10 -
馬蘭頭的功效與作用
馬蘭頭的功效與作用 明目,溫肺,心臟疾病,健脾,和胃,潤腸。 如何挑選馬蘭頭 選購:莖直立,有時略帶紅色,葉脈通常離基3出,表面粗糙,兩面有短毛,春天摘其嫩莖葉作蔬菜。 馬蘭頭的製作技巧 烹調中,可與多種葷素料搭配,但加熱時間不宜長,旺
2017-03-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