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眼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發表清熱;解毒;燥濕。主感冒發熱;瘧疾;疔瘡;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爛。 2.《本草求原》:洗疔、痔、
2017-03-12 20 -
匙葉伽藍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涼解毒;活血消腫。主瘡瘍腫毒;目赤腫痛;中耳炎;創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g,鮮者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滴耳。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理肺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理肺止咳;續筋接骨。主肺炎;支氣管炎;口腔炎;肺結核;骨折;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幹品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48 -
田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化濕;解毒。主水腫;熱痹;瘡瘍腫毒;疥癬;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生草藥性備要》:洗爛腳,搽癬。同鐵錫粉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0 -
金牛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勞傷;癰腫寧毒;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09-0.15g;研粉,0.03g-0.09g,涼開水送服。外用:適量,以水、酒或醋磨汁塗患處;或研
2017-03-12 14 -
麝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虛消積。主腹症腹塊;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劑,適量。 附方 治小兒病:麝肉二兩(切,焙),蜀椒三百枚(炒)。搗未,以雞子白和丸小豆大。每服二、三九,湯下,以知為度。(《范汪方》)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4 -
金鐘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濕熱黃疸;腸炎痢疾;小便淋濁;癰疽丹毒;尿血;便血;外傷出血;痛經;瘀血經閉;跌打損傷;關節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附方 莖葉似
2017-03-12 8 -
臍帶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腎;納氣。主腎虛喘咳;虛勞贏弱;氣血不足;盜汗久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條;入丸、散,1-3g。 附方 ①治陰陽兩虛,精神氣血皆傷,虛危之候:坎氣(炙末)一兩,人參一兩,熟地二兩,枸杞二兩,人乳粉二兩。上為末,酒釀
2017-03-12 25 -
漸尖毛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健脾。主泄瀉;痢疾;熱淋;咽喉腫痛;風濕痹痛;小兒疳積;狂犬咬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150-180g。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2017-03-12 7 -
小葉雲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健脾和胃。主風濕痹痛,胃病,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用於胃病、消化不良。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錦香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利濕。主熱毒血痢;濕熱帶下;月經不調;血熱崩漏;腸熱痔血;小兒陰囊腫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流蘇子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癢。主皮炎;濕疹篷癢;蕁麻疹;風濕痹痛;瘡疥。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研末調塗。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22 -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芳香升散;具有祛暑解表,化濕脾,理氣和胃的功效;主治外感暑濕、寒濕、濕溫及濕阻中焦所致寒熱頭昏、胸脘痞悶、食少身困、嘔吐泄瀉,並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口臭,鼻淵,手足癬。 如何挑選藿香
2017-03-12 7 -
幹薄荷的功效與作用
幹薄荷的功效與作用 薄荷葉含薄荷油(主要成分薄荷醇、薄荷酮)、薄荷霜、樟腦萜、檸檬萜、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薄荷以葉多、色綠、氣味濃香為佳。嫩莖葉可作清涼飲料、糕點。薄荷味辛,性涼;歸肺、肝經;清香升散;具有疏風散熱
2017-03-12 11 -
劍葉玉簪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主疔瘡腫毒;咽喉腫痛;小便不利;痛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鱘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氣補虛;活血通淋。主久病體虛;貧血;血淋;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50-100g。 注意 不宜久服。 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飲之。 2.《本草拾遺》:益氣補虛,令人肥健。 3.《飲膳正要》:利五
2017-03-12 5 -
毛莢決明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痛。主癰疽,腫毒,瘡癤。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種子可解魚毒,並作解熱藥。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野豬頭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截瘧;利水。主瘧疾;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0-500g,或燒成炭研末,沖服。 附方 治積年下血:野豬頭一枚,桑枝一握,附子一枚。同人瓶內煆過為未,每服二錢,粥飲空心服。(《聖惠方》)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4 -
土牡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收斂固澀;散結清熱。主盜汗自汗遺精;崩漏;帶下;虛熱外浮;頭暈煩熱;瘰鬁。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g;或煆後研末;或入丸、散。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7 -
酵母的功效與作用
酵母營養分析 1.酵母粉富含維生素B群,素食者常缺乏的B1、B2、B12,在酵母粉中皆可提供完全的滿足。 2.酵母菌加入麵團內,在25~30度溫度條件下,酵母便利用麵團中存在的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由麵團本身的澱粉酶轉化而成的麥芽糖進行
2017-03-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