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虎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瘀消腫。主跌打傷腫;骨折。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嫩莖葉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毒。用於跌打損傷,骨折。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 -
鐵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平肝鎮驚。治癲狂,熱病譫妄,心悸,易驚善怒,瘡瘍腫毒。 ①《本經》:主風熱,惡瘡,瘍疽瘡痂疥氣在皮膚中。 ②《別錄》:除胸脯中熱氣,食不下,止煩,去黑子。 ③《唐本草》:炒使熱,投酒中,飲酒療賊風。又裹以熨腋下,療胡臭。 ④《
2017-03-12 13 -
洋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強心;利尿。主心力衰竭;心臟性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粉劑,每次0.1-0.1g,極量0.4g。或製成片劑、注射劑用。 注意 用量的個體差異很大,必須根據患者的反應以確定劑量。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強心劑。用於興奮
2017-03-12 9 -
野漆樹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主咳血;吐血;尿血;血崩;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瘡毒疥癬;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閩東本草》:去瘀,止血,活血,強筋。治咳血,吐血,腰
2017-03-12 19 -
胡麻油的功效與作用
胡麻油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孕婦及陰虛火旺的人應忌食。 胡麻油食療作用 胡麻油味甘、性平、無毒;有潤燥通便、養血祛風的功效。可治病後虛弱、眩暈、便秘、老人皮膚乾燥、起鱗屑、過敏性皮炎、瘙癢、瘡瘍濕疹及高血壓、血管硬化、膽固醇增高等
2017-03-12 17 -
歸脾丸的功效與作用
1.歸脾丸可治療心脾兩虛 由於心血不足,脾虛不運而出現面色萎黃,食少倦怠,氣短神怯,怔忡、健忘、少寐等,治宜補養心脾。 2.歸脾丸可治療脾虛腹瀉 由於脾胃虛弱,而出現大便時溏,水穀不化,不思飲食,食後脘悶不舒等,治宜補氣健脾。 3.歸脾
2017-03-12 21 -
露兜竻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感冒發熱;中暑;單麻疹;發斑;丹毒;心煩尿赤;牙齦出血;陰囊濕疹;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8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消風,散熱毒瘡,止血生肌,同白
2017-03-12 5 -
甲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濕熱;去痰火;解瘡毒。主脘腹滿痛;痢疾;淋病;高血壓;頭痛;痔瘺;頭瘡;疥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磨水沖服,3-9g。外用:適量,煆研末撒或調敷。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心腹滿痛,氣急,止痢,下淋
2017-03-12 9 -
林檎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下氣寬胸,生津止渴,和中止痛。主痰飲積食,胸膈痞塞,消渴,霍亂,吐瀉腹痛,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90g;或搗汁。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 1.《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脈弱。 2.《開寶本草》:不可多食
2017-03-12 10 -
杏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明目。主水腫;皮膚瘙癢;目疾多淚;癰瘡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煎水洗。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2.《本草蒙筌》:煎湯洗眼止淚。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3 -
岩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清熱消腫。主風濕痹痛;偏正關痛;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熬膏,1.5-3。或炒炭研末,3-6。 注意 年老、體弱、孕婦忌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香堇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疏風清熱;止咳祛痰;鎮靜;止瀉。主傷風咳嗽;百日咳;癔病;失眠;腹瀉;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野菱根
【拼音名】Yě Línɡ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鞭科植物野菱和細果野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Var. quadricaudata Gluck Trapa max
2017-03-12 4 -
罌粟嫩苗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Yīnɡ Sù Nèn Miáo 【英文名】seedling of Opium poppy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初生莖葉。 拉丁植
2017-03-12 5 -
紫草茸
【拼音名】Zǐ Cǎo Rónɡ 【英文名】LACCA 【別名】加傑(藏藥名) 【來源】本品為膠蚧科動物紫膠蟲Laccifer lacca Kerr.的雌體寄生于豆科檀屬DalbergiaL.f.和梧桐科火繩樹屬Eriolaene
2017-03-12 55 -
邪蒿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濁;醒脾;通脈。主濕阻痞滿;胃呆食少;痢疾;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20g。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主胸膈中臭惡氣,利腸胃。 2.孟詵:通血脈,續不足氣。 3.《食醫心鏡》:治五臟邪氣厭穀者;治脾胃
2017-03-12 8 -
裂蹄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化症散結;止血止帶;健脾止瀉。主症瘕積聚;崩漏;帶下;脾虛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研末,每次3g,每日2-3次。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2 -
葡萄葉秋海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主瘡癤腫毒;痢疾;肺熱咯血;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傷腫;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4 -
蕪菁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肝明目;斂瘡。主虛勞目暗;久瘡不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千金方》:補肝明目。三月采蔓菁花,陰乾,治下篩,空心井華水服方寸匕。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2 -
甜石榴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殺蟲。主咽燥口渴;蟲積;久痢 【用法用量】內服:3-9g;或搗汁。 【各家論述】 1.《別錄》:主咽燥渴。 2.《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四肢無力,化蟲,止痢,或咽喉疼痛腫脹,齒床出血,退膽熱,明目。 【摘錄】《中
2017-03-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