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 又稱震顫麻痹, 是一種影響患者活動, 身體不同部位運動失調的神經系統疾患。 1817年, 英國醫生詹姆士·帕金森發現一些老年人經常有手足震顫、發僵、行動遲緩等症狀, 便以“震顫麻痹”的名稱在醫學雜誌上發表文章。 為了紀念這位醫生, 以後其他醫生就用“帕金森病”來描述這種病人。 帕金森病這個名稱由此而產生。
從1997年開始, 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帕金森病基本上是老年人常見的腦部慢性退行性疾病,
到目前為止, 引起帕金森病的真正原因尚未清楚, 但已知本病的主要病變是黑質-紋狀體變性, 導致多巴胺的生成減少, 而引起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和姿勢步態異常等主要臨床表現。 但引起黑質變性的原因尚未清楚。 現在的研究認為, 帕金森病的發病與環境因素、遺傳、氧化應激、興奮性神經毒素、年齡老化因素、自身免疫、細胞調亡等因素有密切關係。 這些發病因素都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但是又都不能圓滿的解釋。
對於健康人來說, 應該怎樣及早預防帕金森病呢?飲食方面要在清淡的基礎上, 多吃粗纖維食物和西瓜、香蕉等有通便功效的水果;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有毒化學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