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說:太緊張了, 腦子一片空白!實驗說:對結果的擔心, 佔用了你的工作記憶。
從小到大, 無論是重要考試、大型比賽, 還是當眾演講, 你都經歷過不少次。 為了那個重要的時刻, 你已經準備了無數個日夜, 就差臨場一發揮, 抱得獎盃歸。 但是, 詞說了一半下半句卻怎麼都想不起來, 眼前的考題無比眼熟腦子卻就是不轉彎, 球拍揮到空中打出的球就是不在道兒上……關鍵時刻, 你一瞬間的“卡殼”壓倒了之前無數的努力, 生活怎麼能這不給力呢!
這種時候, 你可能以為是自己太緊張了, 下次一定要放鬆。 但其實,
人的記憶分為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 而工作記憶就是短時記憶的一部分。 長時記憶就像是超大的電腦硬碟, 永久存儲著你的記憶;而工作記憶, 就像是記憶體, 只放那些你正在用或者馬上要用的東西。 和電腦的工作原理類似, 你需要的資訊會先從長時記憶中提取出來, 放到工作記憶中, 然後再通過你的五官四肢執行出來。
日常生活中幾乎每件事都離不開工作記憶——三塊五減兩塊八等於多少?你在工作記憶裡計算;鞋帶開了要重新系?你的工作記憶立刻清空剛才的結果, 改成“兩根鞋帶交叉打結”的指令。
Sian Beilock發現, 一個人如果太擔心結果不好, 這種擔心就會佔用工作記憶, 而且長據不走, 結果你需要的資訊就沒地方放了。 就像是記憶體滿了, 硬碟裡有再多也是白搭。
有時候擔心是源於你自己的不自信, 也有時候擔心是源於刻板印象。 比如女生們擔心數學物理考試會比男生們低, 黑人兄弟怕自己比不過白種人, 他們的工作記憶裡充滿了這些擔憂, 該放的東西怎麼都擠不進來。 而那些沒有被灌輸性別偏見的女士們, 數學測驗成績就超出了平均水準。
要讓工作記憶空出來, 方法其實很簡單, 隨便找一個想開始就開始、想停止就停止的東西占著它就可以。 哼個小曲兒, 唱個小調兒, 讓工作記憶裡充滿音符。 你在考場不能唱歌?那就想一些其他的事情,
總的一句話, 重要時刻, 工作記憶裡只能存放兩種東西:你能控制的和你需要的。 當命運再次降臨時, 別再讓硬碟裡的絕技們空等, 深呼吸, 釋放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