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一般分為氣虛血弱型、肝腎虧損型、寒凝血淤型等。 不管什麼類型都很影響生活和工作, 所以要及時治療。 那麼痛經如何治療呢?一般常用的就是中醫食療的方法, 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藥方,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1、肝腎虧損型, 川芎丹參煲雞蛋:川芎6克, 丹參12克, 雞蛋兩個, 加水同煮待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 吃蛋喝湯。
2、氣滯血淤型, 益母草煮雞蛋:益母草30克, 雞蛋兩個, 加水同煮待蛋熟後再煮片刻, 吃蛋喝湯。
3、氣虛血弱型, 羊肉燉當歸北芪:當歸50克, 羊肉500克, 北芪30克, 吃肉喝湯。
4、寒凝血淤型, 生薑紅糖水:生薑15克, 紅糖適量,
還有幾種常用的藥方:
山楂30克, 向日葵籽15克, 紅糖30克。 先將山楂、向日葵籽一齊放在鍋內炒, 以葵花籽炒香熟為度。 再加水, 熬成濃汁後, 將紅糖放入熬化即成。 每次於經前1--2天, 連服2--3劑, 正痛時亦可服用。
丹參、延胡索各30克, 牛膝、紅花、郁金各15克, 白酒半公斤。 將生丹參、延胡索、牛膝、紅花、郁金倒人瓶中, 用白酒浸泡加蓋, 密封半個月。 每隔3天, 用力搖動藥酒瓶1次, 每次約搖3分鐘。 行經前兩天開始飲服, 每日3次, 每次1--2匙, 至經血乾淨時停飲。 連服4個經期為I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