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兒童蕁麻疹中藥內服及熏洗療法

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病, 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丘疹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為特徵, 中醫通過辨證論治, 對不同類型蕁麻疹採用不同方劑內服, 並配合外用熏洗方劑治療, 可取得較好療效。

丘疹型蕁麻疹

此型蕁麻疹表現為脘腹脹滿或噁心嘔吐, 或泄瀉, 或便秘, 皮膚瘙癢症。 以養血, 祛風, 止癢為治則。 藥用:當歸10g、黃芪15g、艾葉5g、大棗5枚、香附8g、荊芥10g、麻黃3g、細辛3g、黃芩10g、陳皮10g、沙棘果10g、黨參10g。 加減:其濕熱者加入茵陳;其虛寒者宜用建中, 理中之輩;中虛渲滯, 陽氣不伸者宜用升陽益胃腸;寒熱錯雜者宜辛開苦降加半夏;大便秘結者宜表裡雙解加防風。

風團型蕁麻疹

此型表現為風盛癢劇, 風團多, 濕盛皰多且大, 熱盛皮疹紅赤等。 以祛風, 解毒, 透疹為治則。 藥用:麻黃3g、連翹5g、荊芥10g、僵蠶8g、桑白皮5g、赤小豆10g、生甘草3g。 加減:若風盛癢劇, 風團多, 要酌加祛風藥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 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 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 面白舌淡, 脈濡細, 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 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 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 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 重在清熱解毒。

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蕁麻疹

此型表現為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 伴有輕度發熱、口渴、瘙癢等症,

舌苔薄黃, 脈象浮數。 以疏風清熱, 涼血活血, 解毒通絡, 透疹止癢為治則。 藥用:路路通10g、烏梅6g、地龍6g、北防風6g、蟬蛻3g、丹皮6g、甘草3g。 加減: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

蕁麻疹的熏洗藥方:苦參、白鮮皮、當歸、丹皮、地膚子、蟬蛻、防風、蛇床子、烏梢蛇、土茯苓、紫草、丹參、紅花各15g。 將上述13味中草藥混合後, 加適量冷水煎制, 趁熱薰蒸患處, 侍不燙時再用藥液沖洗患處。 熏洗後注意保暖, 避免受風寒, 8天為1療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