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白穴

太白穴名解

太, 大也。 白, 肺之色也, 氣也。 太白穴名意指脾經的水濕雲氣在此吸熱蒸升, 化為肺金之氣。 本穴物質為大都穴傳來的天部水濕雲氣, 至本穴後受長夏熱燥氣化蒸升, 在更高的天部層次化為金性之氣, 故名太白穴。 大白名意與太白穴同, 大, 通太。

太白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取定穴位時, 可採用仰臥或正坐, 平放足底的姿勢, 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 當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 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按摩太白穴的作用

主治:胃痛,

腹脹, 腸鳴, 泄瀉, 便秘, 痔漏, 腳氣, 體重節痛, 痢疾。

功效:生髮肺性陽氣。

操作:直刺0.5~0.8寸。

太白穴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足三裡穴治胃痛。

湧泉穴 裡內庭穴 公孫穴 大都穴 足竅陰穴 京骨穴 足臨泣穴 至陰穴 行間穴 氣端穴 獨陰穴 厲兌穴 束骨穴 足通穀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