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眼科)是瞼裂部球結膜及結膜下組織發生變性、肥厚、增生, 向角膜內發展, 呈三角形, 如翼狀, 故名。 多見於戶外勞動者, 以漁民、農民發病最多, 可能與風塵、日光、煙霧等長期的慢性刺激有關。

病因

因為它的形狀很象昆蟲的翅膀, 故得此名。 祖國醫學稱它為攀睛。 翼狀胬肉一般長在大眼角的比較多見, 有時可長到黑眼珠上, 擋住瞳孔, 使視力下降。 翼狀胬肉是怎樣形成的呢?它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 一般認為本病與長期野外工作, 受風沙、塵土、冷、熱刺激及日光照射有關。 同時工作過度勞累、睡眠不足和結膜的慢性炎症也是誘發因素。

中醫學認為, 本病與心肺經風熱壅盛、經絡淤滯有關。 近年來也有人認為, 翼狀胬肉與內直肌的節制韌帶發育過強及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

症狀表現

1.翼狀胬肉侵入瞳孔區而致視力障礙;

2.瞼裂部球結膜增生、肥厚, 呈三角形, 胬肉進入角膜的部分為頭部, 跨越角膜緣處為頸部, 其餘為體部;

3.靜止期翼狀胬肉是增生組織菲薄、體部不充血、頭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4.進行期翼狀胬肉是增生組織肥厚、充血, 頭部稍隆起, 其前方角膜有浸潤, 向角膜中央發展。

診斷依據

瞼裂部結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 呈三角形。

分類

翼狀胬肉就其形態而言可以分為3個部分:長在黑眼珠上, 是胬肉的尖端,

叫做頭部。 向後呈扇形展開, 稍隆起, 位於黑白眼珠交界處的叫頸部。 伸展到白眼珠表面的寬大部分叫做體部, 在它的上面有許多新生血管。

翼狀胬肉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進展型:胬肉的頸部寬大, 新生血管多, 充血, 肥厚, 體部呈三角形向兩側伸展, 頭部明顯隆起, 長入黑眼珠表面, 甚至遮擋瞳孔。

(2)靜止型:胬肉長到黑眼珠邊緣上就停止了, 它不充血, 微紅色, 頭部扁平, 頸及體部較薄, 處於相對靜止狀態, 但不自行消退。

另外有一種假性翼狀胬肉, 它可以生長在黑眼珠邊緣任何一個部位, 一般比較小, 表面呈灰白色, 但也有較肥厚的。 常常由於外傷、角膜邊緣潰瘍、結膜的化學或熱燒傷形成瘢痕組織, 形成後一般不再生長。 它和前面兩種翼狀胬肉性質上完全不同。

治療

(1)藥物治療, 對靜止型者, 胬肉未侵入黑眼珠, 又不影響視力, 可不必治療。 合併有沙眼或慢性結膜炎者, 可應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眼藥水點眼, 如0.25%氯黴素或0.5%可的松眼藥水, 每日3~4次。 中藥方面可用消胬靈眼藥水點眼, 每日4次。

(2)對進展型胬肉或胬肉長入黑眼珠影響視力者, 應當到醫院行胬肉切除, 但易復發。 有條件時術後可行90鍶射線照射或β射線照射, 以防術後復發。

當然這種手術必須在顯微鏡下完成, 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中醫認為在治療期間, 應當忌食辣椒、大蔥等刺激性食物, 並應忌煙酒。

預防常識

翼狀胬肉屬眼科常見病, 早期應選擇藥物治療。 無論何種類型的翼狀胬肉手術切除術後均可復發,

復發率約5-20%, 為減少術後復發, 術後堅持用藥、隨診很重要, 再次手術的復發性胬肉應做病理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翼狀胬肉是要做手術治療好還是保守治療好呢?

    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和多發病一般認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球結膜纖維血管組織的一種慢性炎症性蹭呈三角形可侵犯角膜單眼或雙眼受累因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故名為翼狀胬肉中醫稱為胬肉攀睛它是臨床上最為常見... [詳細答案]

  • 3回答

    翼狀胬肉該怎麼治療比較效果好能治好呢?

    你好:應儘量避免外來刺激,積極治療眼部慢性炎症。為減少外界刺激可戴適當的變色鏡,用抗生素眼藥水控制結膜炎症減輕充血;對於小而靜止性的翼狀胬肉無需治療,除了對慢性結膜炎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外,任何手術干... [詳細答案]

  • 3回答

    翼狀胬肉的臨床表現

    多無自覺症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時,由於牽扯而產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長遮蔽睡孔而造成視力障礙,非常嚴重的病例可以發生不同程度地影響眼球運動。 [詳細答案]

  • 1回答

    翼狀胬肉吃藥可以好嗎

    息肉的一般需要手術治療的,單純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可以微創手術治療的,注意術後裡,不要吃辛辣食物,預防感染為好 [詳細答案]

  • 3回答

    翼狀胬肉手術多少錢

    治療翼狀胬肉的費用和患者的病情、選擇的治療方法有很大關係,單純的切除手術費用低,但是術後易復發,需要再次手術,因此,重複治療費用也很高,患者就算花費較高的費用,也應尋求徹底的治療方式。 [詳細答案]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