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感染徵象是常見的臨床表現, 急性胰腺炎病人如出現敗血症一樣表現, 而無其他原因可尋, 高度提示胰膿腫。 胰膿腫可呈隱匿性或暴發性經過。 此時病人原先的症狀和體徵發生改變和加劇, 表現為持續性心動過速、呼吸加快、腸麻痹、腹痛加劇, 伴腰背部疼痛,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病人呈中毒現象、體溫逐步上升、偶有胃腸道的症狀(如噁心、嘔吐及食欲不振)。 少數病人出現糖尿病症狀。
體格檢查顯示上腹部或全腹壓痛, 可觸及包塊。 但在少數病人可無發熱, 僅表現為持續性心動過速,
凡是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程中, 出現高熱、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和左移, 腹痛加劇, 腹部包塊和全身毒性症狀時, 均應懷疑胰腺膿腫的可能。 血清澱粉酶在l/3~2/3的病例升高。 可有肝功能損害, 表現為血清轉氨酶和鹼性磷酸酶升高, 部分病例可出現腎功能損害, 血清尿素酶及肌酐增高。
病因
胰腺膿腫是壞死性胰腺炎或胰腺周圍脂肪發生局灶性壞死、液化, 繼發感染而形成, 因為壞死是細菌生長的理想場所, 是膿液在胰腺內或胰腺周圍的積存, 內含少量或不含胰腺壞死組織, 外有纖維壁包裹。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顯著增高, 常達(20~50)×109/L, 血培養可有細菌生長, 血清及尿澱粉酶呈持續升高,
2.影像學檢查
(1)CT檢查
CT片中顯示液體的積聚, 特別是積聚液體中存在氣體是膿腫形成的病理特徵, 膿腫中存在氣體是主要的標緻。
(2)B型超聲檢查
B型超聲檢查可顯示胰腺膿腫的有無、大小、數目和位置, 但對嚴重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限制。
(3)X線胸透
可見左側膈肌升高, 左下肺不張, 部分可有明顯的胸腔積液。
(4)腹部平片
胰腺區內發現多數小氣泡影, 即小氣泡征或氣液腔(膿腫內產氣菌感染所致)。 另外, 可見橫結腸麻痹, 胃腸道積氣呈類似“皂泡”樣透亮區。
(5)胃腸鋇餐檢查
可見胰腺區增大徵象, 十二指腸環增寬, 根據膿腫的不同部位和大小, 胃和橫結腸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移位。
(6)磁共振成像(MR)
可顯示胰腺增大和胰腺膿腫區血管稀疏徵象,
診斷
B超和CT檢查是確定診斷的主要手段。 B型超聲檢查可顯示胰腺膿腫的有無、大小、數目和位置。 CT引導下經皮穿刺抽吸胰腺膿液不僅可以證實診斷, 而且抽吸的膿液作革蘭染色和培養, 感染的細菌常為革蘭陰性桿菌, 如大腸埃希桿菌、假單胞菌、克雷白桿菌和變形桿菌。 某些陽性細菌可能存在, 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某些厭養菌, 也可以幾種細菌混雜感染。 二者的結合可導致一個精確的診斷, 診斷正確率高。 因此, 有膿液存在, 含少量或不含胰腺壞死組織, 細菌或真菌培養陽性是診斷胰腺膿腫的要點, 可區別於感染性胰腺壞死。
鑒別診斷
1.胰腺假性囊腫
凡急性胰腺炎、復發性胰腺炎或上腹部外傷後數天至數月,
2.慢性胰腺炎腫塊
為急性胰腺炎後期或慢性胰腺炎的併發症, 上腹部輕微疼痛及低熱, 無膿毒血症, 上腹部可觸及邊界不清的腫塊, B超和CT檢查為實性腫塊, 經保守治療可愈。
胰腺膿腫患者的注意事項
飲食方面要做到規律、合理, 即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 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 如牛奶、蛋類、魚類、瘦肉、各種豆製品等。 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富含維生素, 營養價值高。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胰腺膿腫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