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屬於中醫學血證範疇, 主要可分為風熱外襲型、脾胃濕熱型、風濕入絡型、肝腎陰傷型四個類型, 根據症狀表現、治療原則的不同, 可選擇不同的藥方進行治療。
【風熱外襲型】
症狀表現:低熱、畏寒、頭痛、骨楚、目幹、咽紅等, 皮疹紅色淤、苔薄黃, 脈浮數。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涼血止血。
藥方組成:桑葉, 菊花, 金銀花, 連翹, 荊芥炭, 山梔, 生地, 赤芍, 側柏葉, 大小薊, 藕節炭。
【脾胃濕熱型】
症狀表現:除皮疹多形性、關節疼痛外並見噁心、嘔吐、腹痛如絞、大便出血, 苔黃膩, 脈濡數。
治療原則:清脾利濕。
藥方組成:茯苓皮, 白術,
【風濕入絡型】
症狀表現:皮疹呈多形性、瘀斑、色紅隆起、關節腫脹疼痛、肢體乏力、間歇發熱、下肢水腫、苔白膩、脈浮濡。
治療原則:祛風除濕。
藥方組成:獨活, 秦艽, 防風, 牛膝, 防己, 威靈仙, 當歸, 赤芍, 川芎, 薏仁, 海風藤。
【肝腎陰傷型】
除皮疹多形性外虛熱、煩躁、面赤、耳鳴目澀, 舌紅苔少, 脈細數。
治療原則:養陰清肺、涼血止血。
藥方組成:生地, 丹皮, 玄參, 麥冬, 白茅根, 大小薊, 茯苓, 枸杞子, 龜板, 鱉甲, 生草。
Tips:過敏性紫癜患者個人體質不同,
發病情況不同,
具體用藥劑量也有差異,
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確定用藥劑量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