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新生兒黃疸病因 家長面對黃疸可做的五件事

新生兒黃疸其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 一般的寶寶在出生後一周之內都會有黃疸的情況出現, 如果家長們遇到了新生兒黃疸的現象, 就應及時的查找病因和進行處理, 那麼,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 靠胎盤供應血和氧氣, 脫離了母體, 寶寶開始用自己的肺來呼吸, 獲得氧氣, 體內低氧的環境改變了, 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紅細胞了, 這時候膽紅素就產生了, 並且可能過剩。 多餘的膽紅素無法通過沒有發育成熟的酶系統來排出體外, 跟著血液流動到寶寶的身體各處,

反應到外部體征, 就是寶寶的皮膚和鞏膜變成了黃色。 這種現象就叫做新生兒黃疸。

1、膽紅素生成多

(1)紅細胞破壞多: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 紅細胞代償性增多, 但壽命短, 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 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

(2)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 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攝取膽紅素能力差:肝細胞內Y、Z蛋白含量不足, 使肝對膽紅素攝取不足。

(2)肝結合膽紅素功能差: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 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膽紅素功能差:排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易致膽汁淤積。

3、腸-肝迴圈特點: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糞膽原)。

由於上述特點, 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明顯不及成人, 且膽紅素產生多而排泄少, 所以很容易出現黃疸。 尤其寶寶在缺氧、胎糞排出延遲、餵養延遲、嘔吐、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情況時, 會加重黃疸。

遇到新生兒黃疸後, 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應對: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 這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表面所致, 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由於血液中的紅細胞過多, 且這類紅細胞壽命短, 易被破壞, 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另一方面, 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 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 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 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 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 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 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 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 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 並容易與生理性黃疸相混淆。 病理性黃疸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黃疸可由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 如病毒、梅毒螺旋體、弓形蟲等;非感染性黃疸有溶血性黃疸、膽道閉鎖和遺傳性疾病等。 病理性黃疸則應該及時的治療。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身上的常見狀況, 對於新生兒黃疸的護理, 家長可採取以下辦法:

1、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直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

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 及時處理。

2、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 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3、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 保持清潔, 防止破損感染。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 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 如果次數不足, 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 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泄。

5、讓寶寶胎便儘早的排出:在早期時我們要儘早給新生兒餵養, 讓胎便儘早的排出, 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 因為如果胎便不排出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的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

怎樣看胎便是否排乾淨呢?主要是看胎便從黑色胎便轉變為黃色胎便就是排乾淨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