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鬱證腹針療法

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 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 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 情緒不寧、脅肋脹痛, 或易怒善哭, 以及咽中有異物感、失眠等各種複雜症狀。 現代醫學的抑鬱症、神經官能症、癒症、圍絕經期綜合征等可參照本章治療。

鬱證的發生, 是由於情志所傷, 肝氣不疏而鬱結, 逐漸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主要是心、肝、脾、腎受累及氣血失調而成。 鬱怒不暢, 使肝氣不舒而鬱結, 氣鬱日久可以化火, 氣滯又可致血淤而不行。 若肝鬱橫逆犯脾, 或思慮不解, 勞倦傷脾, 均使脾失健運, 蘊濕生痰, 導致氣滯痰凝。 情志失暢,

肝鬱抑脾, 耗傷心氣, 營血漸耗, 心失所養, 神失所藏, 即所謂憂鬱傷神, 導致心神不寧、正如《靈樞·口問》所說, “悲哀愁憂則心動, 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若久鬱傷脾, 脾失健運, 生化乏源, 心脾兩虛, 鬱久化火傷陰, 累及於腎, 可見陰虛火旺變生出種種虛損證候。 總之, 鬱證的發生, 以氣機不暢為起因, 漸至血瘀、痰凝、食積、化火、傷陰、及腎等諸多證候。

鬱證腹針療法

取穴:中脘、下脘、關元、氣海、氣穴(雙)、氣旁(雙)、期門(雙)。

操作規程:患者取仰臥位元, 根據從上至下、從中至旁的原則, 逐次在所選穴位上快速進針, 均用0.35mmx40mm毫針直刺, 進針時避開腹部的血管、毛孔, 進針時宜輕、緩, 採用輕撚轉、慢提插的方法, 引氣歸元(中脘、下脘、關元、氣海)均深刺, 氣旁、氣穴均中刺,

期門淺刺, 不要求有酸、麻、脹、痛的針感。 每日1次, 留針30分鐘, 1周或7次為1個療程。 可配合梅花針叩刺頭部諸經, 磁圓梅針叩刺督脈, 均採用中度手法, 此法適用于輕度郁證患者。

鬱證腹針療法二

取穴:引氣歸元(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大橫(雙)、陰都(雙)、商曲(雙)、氣旁(雙)、氣穴(雙)、關元下。

操作規程:患者取仰臥位元, 根據從上至下、從中至旁的原則, 逐次在所選穴位上快速進針, 均用0.35mmx40mm毫針直刺, 進針時避開腹部的血管、毛孔, 進針時宜輕、緩, 採用輕撚轉、慢提插的方法, 引氣歸元(中脘、下脘、關元、氣海)、關元下均深刺;大橫、氣旁、氣穴均中刺;商曲、陰都均淺刺。 若屬心脾兩虛、腎陽虧虛者可艾炎神闕。 每日1次, 留針30分鐘, 1周或7次為1個療程。 亦可配合梅花針叩刺頭部諸經,

磁圓梅針叩刺督脈, 均採用中度手法, 此法適用於輕、中度郁證患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