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炎簡稱流腮, 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成人腮腺炎症狀臨床特徵為發熱及腮腺非化膿性腫痛, 並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臟、關節等器官。 本病好發兒童, 亦可見于成人。
腮腺腫脹最具特徵性。 成人腮腺炎症狀一般以耳垂為中心, 向前、後、下發展, 狀如梨形, 邊緣不清;局部皮膚緊張, 發亮但不發紅, 觸之堅韌有彈性, 有輕觸痛;言語、咀嚼時刺激唾液分泌, 導致疼痛加劇;通常一側腮腺腫脹後1~4天累及對側, 雙側腫脹者約占75%。 頜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時被累及。
重症者腮腺周圍組織高度水腫, 使容貌變形, 並可出現吞咽困難。 腮腺管開口處早期可有紅腫, 擠壓腮腺始終無膿性分泌物自開口處溢出。 腮腺腫脹大多於1~3天到達高峰, 持續4~5天逐漸消退而回復正常。 全程約10~14天。 頜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時受累, 或單獨出現。 頜下腺腫大, 表現為頸前下頜腫脹並可觸及腫大的腺體。 舌下腺腫大可見舌及口腔底腫脹, 並出現吞咽困難。
出現腮腺炎如何檢查
1、血象: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 後期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有併發症時白細胞計數可增高。
2、血清和尿澱粉酶測定:90%患者的血清澱粉酶有輕度和中度增高, 有助診斷。 澱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學檢查。
a、中和抗體試驗:低滴度如1:2提示特異免疫反應。 中和抗體特異性強, 但不作常規應用。
b、補體結合與血凝抑制試驗:早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測定補體結合及血凝抑制抗體, 有顯著增長者可確診。 國外採用酶聯免疫吸咐法及間接螢光免疫檢測IgM抗體, 可作早期診斷。
c、病毒分離: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腦脊液中分離到病毒。
d、尿 腎臟受累時可出現尿蛋白、紅白細胞等, 甚至類似腎炎尿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