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夜光丸
【處方】天門冬(去皮心, 酒浸1宿, 另杵如泥)3兩, 麥門冬(去心, 焙乾)3兩,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酒浸, 焙, 勿犯鐵)3兩, 熟地黃(酒洗淨, 用瓷器蒸, 勿犯鐵)3兩,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5錢,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5錢, 幹山藥的功效與作用1兩5錢, 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1兩5錢, 川牛膝1兩(酒洗),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蘆, 酒洗), 草決明(微炒)1兩,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 另研)1兩,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用小金錢)1兩,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酒浸3宿, 另研, 焙乾)1兩, 枳殼(麩炒黃色)1兩, 羚羊角1兩(細銼, 取淨末8錢), 烏犀角8錢(銼細,
【制法】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水降火, 平肝益腎, 明目清心。 主遠年一切目疾, 內外翳膜遮睛, 風弦爛眼, 及老弱人目眵多糊, 迎風冷淚, 視物昏花等。
【用法用量】夜光丸(《濟陽綱目》卷一○一)。 本方方名, 《景嶽全書》引作“祖傳固本還睛丸”。
【摘錄】《醫學正傳》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