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肝腹水的中醫病因

正常人腹腔內有少量的游離腹水, 一般為50毫升左右, 起著維持臟器間潤滑作用, 當腹腔內出現過多游離液體時, 稱為腹水。 肝硬化晚期患者多出現肝腹水, 其是肝硬化代償功能減退最突出的體征, 提示已屬於失代償期, 可歸屬于中醫“膨脹”的範疇。

目前, 現代醫家對肝腹水的認識比較一致, 其成因主要是由於脾運失司, 濕濁阻塞, 肝不調達, 氣滯血瘀, 腎虛三焦運化失常所致, 與氣、血、水息息相關, 又與肝、脾、腎密切相關。 肝氣鬱遏日久, 勢必導致木鬱克土, 脾傷則運化失司, 水穀精微不化而成濕濁, 濕凝為水,

水停於腹則為腹水。 患者病久不愈, 則可及腎, 導致腎陽不足, 膀胱氣化不利, 命門火衰, 進一步加重脾陽虛, 致使水濕停留更甚, 患者腹水加重。

肝腹水的病機為虛、瘀、水三者相因, 《醫門法律》中說道, 脹病亦不外水裹、氣結、血凝。 《醫編》中也說道:氣、水、血三者病常相因。 因此, 辨證時應當把握好病機, 掌握正確的平衡觀。 根據患者的病因、症狀等辨證分型, 可將其分為氣滯濕阻、水濕困脾、水濕蘊結、瘀結水留、陽虛水盛、陰虛水停等證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