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窒息

嚴重窒息是導致新生兒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祖國醫學稱新生兒窒息為初生不啼、嬰兒假死症、悶氣生、夢生、草迷等。

病因

凡能使血氧濃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 新生兒窒息與胎兒在子宮內環境及分娩過程密切有關。 如果缺氧發生在產程中, 胎兒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樞, 以致早期發生強烈呼吸動作, 喉括約肌失去屏障功能而吸入大量羊水, 致使產時窒息或轉為娩出後的新生兒窒息。 如胎兒呼吸中樞已告麻痹, 則娩出的新生兒即無呼吸。 引起新生兒窒息的母體因素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先兆子間、子間、急性失血、嚴重貧血、心臟病、急性傳染病、肺結核等使母親血液含氧量減低而影響胎兒;多胎、羊水過多使子宮過度膨脹或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胎盤功能不足等均影響胎盤間的血循環;臍帶繞頸、打結或脫垂可使臍帶血流中斷;產程延長、產力異常、羊膜早破、頭盆不稱、各種手術產如產鉗、內回轉術處理不當以及應用麻醉、鎮痛、催產藥物不妥等都可引起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道阻塞、顱內出血、肺發育不成熟、嚴重的中樞神經系、心血管系畸形和膈疝等也可導致出生後的新生兒窒息。

診斷依據

1.新生兒面部與全身皮膚青紫;

2.呼吸淺表或不規律

3.心跳規則, 強而有力, 心率80-120次/分

4.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肌肉張力好;

5.喉反射存在。

6.具備以上表現為輕度窒息, Apgar評分4-7分。

7.皮膚蒼白, 口唇暗紫;

8.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

9.心跳不規則, 心率〈80次/分, 且弱;

10.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肌肉張力鬆弛;

11.喉反射消失。

12.具備7-11項為重度窒息, Apgar評分0-3分。

臨床表現

1.胎兒娩出後面部與全身皮膚青紫色或皮膚蒼白, 口唇暗紫。

2.呼吸淺表, 不規律或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

3.心跳規則, 心率80~120次/分鐘或心跳不規則, 心率〈80次/分鐘, 且弱。

4.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肌肉張力好或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肌肉張力鬆弛。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實驗室檢查

1.血氣分析 為最主要實驗室檢查。 患兒呼吸治療時必須測定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pH值。 發病早期,
PaO28kPa (60mmHg), pH

2.血清電解質測定 常有血清鉀、鈉、氯、鈣、磷、鎂和血糖降低。 檢測動脈血氣、血糖、電解質、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生化指標。 根據病情需要還可選擇性測血糖、血鈉、鉀、鈣等。 早期血糖正常或增高, 當缺氧持續時, 出現血糖下降。 血游離脂肪酸增加, 低鈣血症。 間接膽紅素增高, 血鈉降低。

3.PG和SP-A 可以作為判斷肺成熟的輔助指標, 兩者在接近出生前偏低, 提示肺不成熟。 在肺不成熟的胎兒, 如果L/S、PG、SP-A均很低, 發生RDS的危險性非常高。 測定氣道吸出液、或出生後早期胃液的以上指標, 也可以輔助判斷RDS治療效果及轉歸。 也有研究應用顯微鏡微泡計數法, 檢測氣道清洗液或胃液中微小氣泡與大氣泡比例, 間接判斷內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含量與活性, 可有助於床旁快速判斷RDS疾病程度和治療效果。

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胸部X線可表現為邊緣不清, 大小不等的斑狀陰影, 有時可見部分或全部肺不張, 灶性肺氣腫, 類似肺炎改變及胸腔可見積液等。

2.心電圖檢查 P-R間期延長, QRS波增寬, 波幅降低, T波升高, ST段下降。

3.頭顱B超或CT 能發現顱內出血的部位和範圍。

4.羊膜鏡檢 對宮內缺氧胎兒, 可通過羊膜鏡瞭解胎糞污染羊水的程度, 或在胎頭露出宮口時取胎兒頭皮血進行血氣分析, 以估計宮內缺氧程度。

用藥原則

正面通氣 1.輕度窒息以保暖, 清理呼吸道, 吸氧為主; 2.重度窒息除在1的處理同時, 給予糾正酸中毒, 腎上腺素強心治療, 異丙腎上腺素, 氨茶鹼等解除血管及肺支管痙攣。 同時給予抗菌素,

補充血溶量, 如: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等支援對症綜合治療。

預防常識

定期產前檢查, 尤其是孕晚期十分重要。 它可隨時發現母親、胎兒的異常情況, 如妊高征, 糖尿病, 妊娠合併心臟病等, 瞭解胎兒發育情況, 胎盤部位及功能, 羊水量等, 從而能夠在產前進行積極的治療或處理, 或在產程中能做到有計劃的預防, 防止胎兒宮內窘迫或積極治療。 分娩前6小時不要使用對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藥物, 如嗎啡。 分娩過程中一定要聽從醫生對你的分娩指導, 切莫因產痛而拒絕醫生的正確指導, 而影響您的順利分娩, 使您的嬰兒受到身體智力的影響。 窒息復蘇是產、兒、麻醉三科醫生、助產士、護士必須掌握的技術, 要求培訓合格再上崗。 遇到高危孕婦有胎兒窘迫、估計娩出時有窒息可能者,應通知兒科醫師到場參加搶救。復蘇的ABCDE方案是指通暢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復迴圈、輔助用藥、評價和監護。重點是前3項中的第1項。ABC做到後,很少需要用藥,沒有處理好第一口呼吸急於用藥是錯誤的。具體運用時需要不斷的評估來指導決策,以作為下一步操作的依據。評價的主要指標是呼吸、心率和皮色。Apgar評分不是決定是否要開始復蘇的指標,更不是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復蘇的決策依據。因為等到一分鐘評分結果出來再開始復蘇,就會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實際臨床上也沒有都等評分結果出來再搶救。生後1分鐘內的AP-gar評分還是反映了初生時的基本情況而5分鐘的評分對判斷預後尤為重要。

大致程式

(1)充分瞭解病史,做好復蘇的思想和物資準備工作,如人員、氧氣、保暖設備、一次性吸管、氣囊面罩復蘇器、新生兒喉鏡、電池、小燈泡、氣管內導管、接頭、聽診器等器械的檢查,急救用品備足,定位安置,便於立即取到,因為復蘇成敗與時間密切有關。呼吸停止延遲復蘇1分鐘,出現喘息約晚2分鐘,恢復規則呼吸約晚4分鐘。(2)胎頭娩出後,不應急於娩肩,而應立即擠盡或用負壓球吸盡口、咽、鼻部的粘液。新生兒出生時要有良好的保暖環境,用遠紅外輻射保暖裝置最佳,不得已情況下也可用大支光白熾插燈等臨時保暖,但需當心不要燙傷。生後立即揩幹身上的羊水和血跡能減少蒸發失熱。由於窒息兒體溫調節不穩定,一旦受寒就會增加代謝和耗氧來維持體溫,並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體溫下降後糾正緩慢。新生兒擺好輕度頭低足高位(≈15°)後再用一次性吸管吸淨口、咽、鼻部粘液。每次吸引勿超過10秒,刺激口咽深部的迷走神經可導致心動過緩或呼吸暫停。如有胎糞污染羊水,防止吸入深部,接生者可用雙手緊箍其胸部,立即用喉鏡氣管插管吸清後再觸覺刺激使哭。每次使用喉鏡氣管內插管和吸引的時間要求在20秒鐘內完成。用電動吸引泵者負壓應根據粘液稠度調節在60~100mmHg,吸管連接處要有T形指孔或笛口,以便在吸引時控制。(3)當評價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皮色紅潤或手足發紺者,只需繼續觀察。個別呼吸心率均正常而仍有中樞性的全身青紫,往往是血氧僅夠供應正常心率而不夠全身需要或有先天畸形所致。這種不夠正壓給氧指征的青紫應給80~100%的常壓給氧,待皮色轉紅再逐漸降低氧濃度,以免氧中毒。(4)無自主呼吸或心率100次/分者可停用復蘇器,觀察自主呼吸,心率。60~100次/分有增加趨勢者繼續面罩加壓給氧;無增快者改用氣管插管加壓給氧。若心率100次/分停止用藥。

復蘇後處理與護理

窒息缺氧對新生兒是個很大的挫折。一時好轉並不表示完全恢復,積極的復蘇後處理對減少和減輕併發症,改善預後起很大作用。 ㈠注意保暖,體溫儘量維持在中性溫度36.5℃左右,減少耗氧。密切觀察呼吸、心音、面色、末梢迴圈、神經反射及大小便情況。待呼吸平穩,皮色轉紅半小時後,停止給氧。呼吸是監護重點,呼吸評分和呼吸次數對復蘇後的觀察有一定幫助。初生12小時內每4小時一次,以後24小時內每8小時評一次,最後在出生後48小時再評一次。二次評到8分以上可停止再評,預後良好。二天 後情況仍差可每12小時續評,預後嚴重。假使呼吸次數有增無減並又出現呼吸困難則要考慮有無氣胸。如窒息兒呼吸已接近正常而2天后又加快者,常是繼發肺炎的徵兆。若反復呼吸暫停可用氨茶鹼,首劑7~8mg/kg肌注或緩慢靜脈注射(15分鐘以上),以興奮心、腦、擴張血管和利尿,以後每6小時0.5~ 2mg/kg。靜脈注射過快,或劑量過大可致血 壓降低,噁心嘔吐和驚厥。㈡喉有痰鳴音,呼吸時聲音粗糙、呼吸停頓或有嘔吐,均應用一次性吸管吸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擬有腦水腫和缺氧缺血性腦病者則在及時糾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保證腦組織供氧的基礎上用: ①速尿1mg/kg肌內或靜脈注射,減低顱內壓。 ②地塞米松0.25~0.5mg/kg每日2~4次肌注或靜注。連用2~3次後若顱壓仍高,改用20%甘露醇0.25~0.5g/kg,每日4~6次靜注,兩天后逐漸減量。 ③有抽搐者用苯巴比妥,首劑15~20mg/kg靜脈注射,維持量5mg/kg·d分兩次靜注,此藥除止痙外還能降低腦組織的代謝和耗氧,可預防和減輕腦水腫和顱內出血,如與安定0.1~0.3mg/kg靜脈注射或/及水合氯醛30mg/kg保留灌腸等藥合用,止痙效果更好。 ④在正常血容量的低血壓、心肌收縮力不足時可給多巴胺靜滴。 ⑤為了保持腦組織能量代謝,可持續靜脈滴注葡萄糖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新生兒窒息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了新生兒窒息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胎兒娩出後面部與全身皮膚青紫色或皮膚蒼白,口唇暗紫。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遇到高危孕婦有胎兒窘迫、估計娩出時有窒息可能者,應通知兒科醫師到場參加搶救。復蘇的ABCDE方案是指通暢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復迴圈、輔助用藥、評價和監護。重點是前3項中的第1項。ABC做到後,很少需要用藥,沒有處理好第一口呼吸急於用藥是錯誤的。具體運用時需要不斷的評估來指導決策,以作為下一步操作的依據。評價的主要指標是呼吸、心率和皮色。Apgar評分不是決定是否要開始復蘇的指標,更不是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復蘇的決策依據。因為等到一分鐘評分結果出來再開始復蘇,就會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實際臨床上也沒有都等評分結果出來再搶救。生後1分鐘內的AP-gar評分還是反映了初生時的基本情況而5分鐘的評分對判斷預後尤為重要。

大致程式

(1)充分瞭解病史,做好復蘇的思想和物資準備工作,如人員、氧氣、保暖設備、一次性吸管、氣囊面罩復蘇器、新生兒喉鏡、電池、小燈泡、氣管內導管、接頭、聽診器等器械的檢查,急救用品備足,定位安置,便於立即取到,因為復蘇成敗與時間密切有關。呼吸停止延遲復蘇1分鐘,出現喘息約晚2分鐘,恢復規則呼吸約晚4分鐘。(2)胎頭娩出後,不應急於娩肩,而應立即擠盡或用負壓球吸盡口、咽、鼻部的粘液。新生兒出生時要有良好的保暖環境,用遠紅外輻射保暖裝置最佳,不得已情況下也可用大支光白熾插燈等臨時保暖,但需當心不要燙傷。生後立即揩幹身上的羊水和血跡能減少蒸發失熱。由於窒息兒體溫調節不穩定,一旦受寒就會增加代謝和耗氧來維持體溫,並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體溫下降後糾正緩慢。新生兒擺好輕度頭低足高位(≈15°)後再用一次性吸管吸淨口、咽、鼻部粘液。每次吸引勿超過10秒,刺激口咽深部的迷走神經可導致心動過緩或呼吸暫停。如有胎糞污染羊水,防止吸入深部,接生者可用雙手緊箍其胸部,立即用喉鏡氣管插管吸清後再觸覺刺激使哭。每次使用喉鏡氣管內插管和吸引的時間要求在20秒鐘內完成。用電動吸引泵者負壓應根據粘液稠度調節在60~100mmHg,吸管連接處要有T形指孔或笛口,以便在吸引時控制。(3)當評價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皮色紅潤或手足發紺者,只需繼續觀察。個別呼吸心率均正常而仍有中樞性的全身青紫,往往是血氧僅夠供應正常心率而不夠全身需要或有先天畸形所致。這種不夠正壓給氧指征的青紫應給80~100%的常壓給氧,待皮色轉紅再逐漸降低氧濃度,以免氧中毒。(4)無自主呼吸或心率100次/分者可停用復蘇器,觀察自主呼吸,心率。60~100次/分有增加趨勢者繼續面罩加壓給氧;無增快者改用氣管插管加壓給氧。若心率100次/分停止用藥。

復蘇後處理與護理

窒息缺氧對新生兒是個很大的挫折。一時好轉並不表示完全恢復,積極的復蘇後處理對減少和減輕併發症,改善預後起很大作用。 ㈠注意保暖,體溫儘量維持在中性溫度36.5℃左右,減少耗氧。密切觀察呼吸、心音、面色、末梢迴圈、神經反射及大小便情況。待呼吸平穩,皮色轉紅半小時後,停止給氧。呼吸是監護重點,呼吸評分和呼吸次數對復蘇後的觀察有一定幫助。初生12小時內每4小時一次,以後24小時內每8小時評一次,最後在出生後48小時再評一次。二次評到8分以上可停止再評,預後良好。二天 後情況仍差可每12小時續評,預後嚴重。假使呼吸次數有增無減並又出現呼吸困難則要考慮有無氣胸。如窒息兒呼吸已接近正常而2天后又加快者,常是繼發肺炎的徵兆。若反復呼吸暫停可用氨茶鹼,首劑7~8mg/kg肌注或緩慢靜脈注射(15分鐘以上),以興奮心、腦、擴張血管和利尿,以後每6小時0.5~ 2mg/kg。靜脈注射過快,或劑量過大可致血 壓降低,噁心嘔吐和驚厥。㈡喉有痰鳴音,呼吸時聲音粗糙、呼吸停頓或有嘔吐,均應用一次性吸管吸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擬有腦水腫和缺氧缺血性腦病者則在及時糾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保證腦組織供氧的基礎上用: ①速尿1mg/kg肌內或靜脈注射,減低顱內壓。 ②地塞米松0.25~0.5mg/kg每日2~4次肌注或靜注。連用2~3次後若顱壓仍高,改用20%甘露醇0.25~0.5g/kg,每日4~6次靜注,兩天后逐漸減量。 ③有抽搐者用苯巴比妥,首劑15~20mg/kg靜脈注射,維持量5mg/kg·d分兩次靜注,此藥除止痙外還能降低腦組織的代謝和耗氧,可預防和減輕腦水腫和顱內出血,如與安定0.1~0.3mg/kg靜脈注射或/及水合氯醛30mg/kg保留灌腸等藥合用,止痙效果更好。 ④在正常血容量的低血壓、心肌收縮力不足時可給多巴胺靜滴。 ⑤為了保持腦組織能量代謝,可持續靜脈滴注葡萄糖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新生兒窒息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了新生兒窒息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胎兒娩出後面部與全身皮膚青紫色或皮膚蒼白,口唇暗紫。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