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絛蟲病該如何治療

絛蟲病是由於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蟲的豬肉或牛肉, 絛蟲進入體內所引起的疾病。 腸絛蟲病是各種絛蟲寄生於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總稱。

西醫治療

(一)吡喹酮驅豬肉或牛肉絛蟲按15-20mg/kg, 短膜殼絛蟲按25mg/kg, 頓服。

(二)甲苯咪唑300mg每日2次, 療程3日, 療效亦佳。

(三)硫雙二氯酚療效頗佳。 成人劑量為3g空腹頓服, 或空腹每小時服1g, 連服3次, 小兒按50-60mg/kg。

中醫治療

據近代臨床觀察和藥理研究, 確實證明檳榔, 雷丸、南瓜於等藥具有較好的驅殺絛蟲的療效, 且付作用小。 患者易於接受, 故在治療時應首先選用中藥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

若合併闌尾炎、癲癇等其他病證時, 宜針對情況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

治療時應注意的事項:

1.治療過程中, 應告知患者在排蟲時切勿用手將其拉斷, 冷天可用溫水坐盆, 以防蟲體受冷刺激後強行收縮而中斷, 影響蟲體的完整排出。

2.驅蟲後應留24小時全部糞便, 以尋找蟲頭, 未獲蟲頭者不一定表示失敗, 因蟲頭不一定在治療當日排出, 或驅蟲劑使蟲頭變形而不易辨認。

3.給鏈狀絛蟲病患者驅蟲時, 應儘量預防嘔吐反應, 以免蟲卵反流入胃而導致囊蟲病。 故服藥前宜給止吐劑, 服藥後則給瀉劑, 以利腸腔內絛蟲體節完全排出。

4. 治療後3~4個月糞便檢查未發現蟲卵者, 可視為治癒;若出現蟲卵或體節, 則應複治。

5. 對於驅出之成蟲,

應及時深埋土中, 防止動物食後造成播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