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溶血病預後

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人類血型系統有40多種, 但以ABO和Rh血型系統母嬰不合引起溶血者為多見, 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統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極為少見。 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 稱為“新生兒ABO溶血病”。 90%以上病嬰母親的血型為O型, 嬰兒為A型或B型。 這種母子ABO血型不合在所有的妊娠中並不少見, 約占20%。 但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的則很少, 僅約1/150, 而且症狀大多很輕, 常常被忽視。 其中只有約1 /5嬰兒可能發生黃疸, 其症狀比Rh溶血病輕得多。 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

由於天然的抗A或抗B抗體(IgM)的分子大,

不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 而母親為O型者比A型或B型人更容易產生抗A或抗B的IgG抗體, IgG抗體則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 另一原因是新生兒紅細胞上的A或B抗原尚未充分表現出來, 且與Rh抗原不同, 不單獨存在於紅細胞上, 而是也存在於其他細胞上及體液中。

因此, A或B抗原也與部分抗A或抗B抗體發生作用, 從而減弱了A或B抗體對紅細胞上A或B抗原的作用。 患ABO溶血病的新生兒紅細胞對Coombs直接試驗的反應較弱或陰性, 也可以表明這種細胞上的抗A或抗B抗體數量很少。 因此, ABO溶血病在臨床上較為少見。

ABO溶血病的臨床表現與Rh溶血病也有些相同:

①Rh溶血病在第一胎很少見, 而ABO溶血病的患兒半數是第一胎。

可能由於食物或外來物質中有類似ABO抗原的物質, O型人早已被A及B抗原致敏, 因此在第一次妊娠時即可發生ABO溶血病的機會與多次妊娠發生的機會差不多。 多次妊娠並不增加ABO溶血病的發病率。

②溶血和貧血的症狀都較輕。 多數患兒出生時, 很少有因貧血而出現明顯的循環系統症狀。 少數患兒血清膽紅素可以明顯增高, 但嚴重到發生核黃疸則少見。

③血液中球形細胞增多較明顯, 紅細胞滲透脆性增高可持續數周, 而Rh溶血病則很少見。

④Coombs試驗陰性或陽性。

本病由於症狀很輕, 一般不需要提前引產。 嬰兒出生後, 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療。 如果黃疸和貧血較嚴重, 可作換血輸血治療和光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