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就像一台神奇的機器, 當這台機器的某一部分出現問題的時候, 身體就會出現一些小狀況來提醒我們的注意。 然而, 每天忙碌的生活是否讓你對這些健康警報視而不見了呢?生活家小編特意為繁忙的你搜羅了全面的疾病知識, 希望能夠讓你的每一天都過的健康愉快。
1.冠折 缺損少, 牙本質未暴露的冠折, 可將銳緣磨光。 牙本質已暴露, 並有輕度敏感者, 可行脫敏治療。 敏感較重者, 用臨時塑膠冠, 內襯氧化鋅丁香油糊劑粘固, 待有足夠修復性牙本質形成後(6~8周), 再用複合樹脂修復牙冠形態;此時,
應該特別指出, 凡仍有活力的牙髓, 應在治療後1、3、6個月及以後幾年中, 每半年複查1次, 以判明牙髓的活力狀況。 牙齒的永久性修復都應在受傷後6~8周進行。
2.根折 根折的治療首先應是促進其自然癒合, 即使牙齒似乎很穩固, 也應儘早用夾板固定, 以防活動。 除非牙齒外傷後已數周才就診, 而鬆動度又較小就可不必固定。
一般認為根折越靠近根尖其預後越好。 當根折限於牙槽內時,
對根尖1/3折斷, 在許多情況下只上夾板固定, 無需牙髓治療, 就可能出現修復並維持牙髓活力, 那種認為根折牙應進行預防性牙髓治療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因為根折後立即進行根管治療術常常有可能把根管糊劑壓入斷端之間, 反而影響其修復。 但當牙髓有壞死時, 則應迅速進行根管治療術。
對根中1/3折斷可用夾板固定;如牙齒冠端有錯位時, 在固定前應復位。 復位固定後, 每月應複查1次, 檢查夾板是否松脫, 必要時可更換夾板。 複查時若發現根折冠段牙髓壞死, 應及時拔髓。 如根折根尖段牙髓仍有活力, 則只需作根折冠段的根管治療術;若根折根尖段牙髓已壞死,
頸側1/3折斷並與齦溝相交通時, 將不會出現自行修復。
縱行根折的預後不佳, 往往需拔牙。 有時可試行根管治療術後, 作牙體半切除術或截根術。
粘著夾板技術是固定根折最簡便的方法, 其步驟如下:
(1)將患牙復位, 拭淨唇面, 並用95%乙醇擦拭、擦乾、吹幹, 隔濕。 以同法處理兩側健康牙(至少每側1個牙)。
(2)取0.4mm直徑不銹鋼絲, 其長度相當於患牙冠寬度加上兩側至少各1個正常牙的寬度, 將其彎成弓型, 使它與這些牙的唇面外形相一致。
(3)將牙齒唇面中1/3處酸蝕1~2分鐘。 用蒸餾水洗淨拭幹, 用粘合劑和複合樹脂將夾板固定在鋼絲上。 此時應保證患牙位於固有的位置。
根折的轉歸有四種形式:
(1)兩斷端由鈣化組織聯合, 與骨損傷的癒合很相似。 硬組織是由中胚葉組織分化出的成牙骨質細胞所形成的。 在活髓牙的髓腔側則有不規則牙本質形成。(2)結締組織將各段分開, 斷面上有牙骨質生長, 但不出現聯合。
(3)未聯合的各段由結締組織和骨橋分開。
(4)斷端由慢性炎症組織分開, 根端多為活髓, 冠側段牙髓常壞死。 這種形式實際上不是修復和癒合的表現。
A.鈣化性癒合 B.結締組織性癒合 C.骨、結締組織聯合癒合 D.斷端被慢性炎症組織分開 E.離體牙顯示根折的鈣化性癒合(仿Fountian) 。
第1種形式的癒合主要見於沒有錯位和早期就進行了固定的患牙。 根折牙未作固定或未作咬合調整時則可出現第2和第3種形式的癒合。與這三種組織學修復形式相應,/絲片也可觀察到三種修復形式,即看不到或幾乎看不到折線;斷端間有狹窄的透射線;斷端邊緣變圓鈍;斷端之間可見到骨橋等。
根折牙常常發生髓腔鈣化。因外傷而髓腔變小的牙髓以膠原成分增加為特徵,同時伴有細胞數目減少。
3.冠根折:凡可作牙髓治療的後牙冠根折,均應盡可能保留。治療後加固位釘,再作樁核以全冠修復;也可在根管治療術後,作覆蓋義齒。對前牙的冠根折,可參考與口腔相通的牙頸部根折的治療原則處理。
根折牙未作固定或未作咬合調整時則可出現第2和第3種形式的癒合。與這三種組織學修復形式相應,/絲片也可觀察到三種修復形式,即看不到或幾乎看不到折線;斷端間有狹窄的透射線;斷端邊緣變圓鈍;斷端之間可見到骨橋等。根折牙常常發生髓腔鈣化。因外傷而髓腔變小的牙髓以膠原成分增加為特徵,同時伴有細胞數目減少。
3.冠根折:凡可作牙髓治療的後牙冠根折,均應盡可能保留。治療後加固位釘,再作樁核以全冠修復;也可在根管治療術後,作覆蓋義齒。對前牙的冠根折,可參考與口腔相通的牙頸部根折的治療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