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大三五七散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大三五七散

【別名】三五七散(《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天雄 細辛各90克 山茱萸 乾薑各150克 薯蕷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各210克

【制法】上六味;搗末過篩。

【功能主治】主頭風眩暈, 口喁目斜, 耳聾。

【用法用量】每次1.5克, 用清酒調服, 一日二次, 不知稍加。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千金》卷十三:大三五七散

【別名】天雄散、三五七散

【處方】天雄3兩, 細辛3兩, 山茱萸5兩, 乾薑5兩, 薯蕷7兩, 防風7兩。

【制法】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肝腎不足, 風寒外襲, 頭痛眩暈, 口眼喎斜, 耳聾耳鳴, 風寒濕痹。 面骨痛, 風眩痛。 陽虛風寒入腦, 頭痛目眩,

如在舟車之上, 耳內蟬鳴, 或如風雨之聲應, 風寒濕痹, 腳氣緩弱。 產後風。

【用法用量】天雄散(《聖惠》卷二十二)、三五七散(《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各家論述】《醫方考》:大寒中於風府, 令人頭痛, 項筋緊急者, 此方主之。 風府, 腦後之穴, 督脈之所主也。 寒者, 天地嚴凝之氣, 故令項筋緊急。 乾薑、附子, 辛熱之物也, 可以散真寒;細辛、防風、氣薄之品也, 可使至高巔;山萸養督脈之陰,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和督脈之陽。

【摘錄】《千金》卷十三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