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癲癇

出生後4周內發生癲癇稱為新生兒癲癇、發病率為1、5%一3%。 由於新生兒期的大腦不論在組織形態、化學結構或生物電機能聯繫上均處於不成熟階段、其神經元的內穩態非常脆弱, 任何微小的來自內外環境的不良動因均可導致抽搐。

臨床表現

1、局灶性陣攣性發作、多局限于單側面肌或單側肢體、僅限於局部也可在同側緩慢擴散、不伴有明顯的意識變化。

2、發作性窒息、陣發性呼吸暫停、伴隨眼球偏斜或眼瞼眨動、但不伴隨眼球震顫。

3、強直性痙攣、可涉及體軸或只限於肢軸(家屬常稱發挺), 發作時伴同氣閉。

4、交替性半側驚厥、交替出現的半身抽搐, 發作歷時較長者, 也可伴同眼球向抽搐側偏斜。

兒童期癲癇

臨床表現、主要有兩個特點、即體軸性強直痙攣和智體發育遲滯。

1、體軸性強直痙攣、最常見有三型;1屈曲型;均占70%, 此型又可細分為輕微點頭、點頭同時雙臂向前外伸展以及全身屈曲成蝦米狀者;2伸展型;均占10%, 發作時頭頸後仰;3混合型;均占20%, 即屈曲與伸展交替出現, 上述三型發作在1一2歲患兒尤其在初醒後或瀕睡前更易形成。 三型發作間隔之間或之後還常有其他伴隨症狀、如眼球轉動、微笑、強笑或短時哭叫或全身抖動等。

2、智體發育遲滯、均占80%一90%。 雖然近年藥物對控制嬰兒痙攣的效果有明顯進步, 對智體發育逐漸改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