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妊娠糖尿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因此產檢時每位元孕媽都需要做糖耐量檢測。 可是一些寶媽會認為這壓根就沒有必要, 因為自己孕前血糖正常, 家人也沒有糖尿病, 人也不胖。 但是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 妊娠糖尿病不僅影響媽媽健康, 也會影響胎寶寶哦。 那麼除了以上觀點之外, 還有哪些錯誤認識呢?
妊娠期的糖尿病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妊娠期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 稱為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是妊娠後首次發現或發病的糖尿病, 又稱為妊娠期糖尿病。
誤區一、懷孕前沒有糖尿病,
肥胖、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確可以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 但即使沒有高危因素的媽媽, 由於胎盤產生抗胰島素的成分, 仍有可能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另外, 孕期不合理飲食也可能產生糖尿病, 因此, 每個孕產婦都建議篩查。
誤區二、為了躲避診斷糖尿病
不過妊娠期糖尿病對母體及胎兒存在巨大影響, 其中包括流產(尤其是孕足月未知原因胎死宮內)、新生兒肺成熟不良、新生兒先天畸形(主要以心臟為主)等, 這些都是需要重視的。 因此, 為了對孕媽媽自己和胎寶寶負責, 媽媽要打消這樣的念頭。
誤區三、糖耐量空腹血糖5.2mmol/L, 比正常值5.1mmol/L高一點點, 應該不要緊的
糖耐量試驗是確診試驗,
誤區四、一天六次測手指血糖, 手太痛了, 能不能只飲食控制, 不監測
血糖的控制是有一定範圍的, 不能高, 也不能太低。 有些孕媽媽單純克制三餐的攝入量, 可能把血糖降到了3.3mmol/l以下, 出現頭暈、出冷汗等情況(即低血糖症狀), 嚴重者可危及生命的。 另外, 飲食攝入不足, 會出現一種叫“酮體”的物質, 這種物質可能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 因此監測血糖是必要的, 在早期還是需要測每天六次血糖, 如果監測血糖良好, 可隨機挑選2~3次/日進行監測。
誤區五、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後血糖恢復正常就高枕無憂了。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的特發疾病, 分娩結束後血糖會自動慢慢恢復正常。 但妊娠期糖尿病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後發生糖尿病的幾率比正常的要大。 因此在坐月子期間也不要大吃大喝, 主要隨訪產後的血糖變化。
誤區六、妊娠期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主要是控制主食。
很多孕媽媽認為控制飲食主要是控制主食, 而對肉類、零食、油脂等不加以控制。 這種做法一方面會主食攝入不足, 體內的脂肪蛋白質代謝, 產生酮症而影響胎兒的發育, 另一方面其它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導致其它疾病的風險增加, 最終引起飲食控制失敗。 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應對主食和副食均衡控制,
誤區七、通過少吃或者不吃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
有些孕媽媽擔心妊娠期糖尿病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 為了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過分的少吃或者不吃食物, 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過分的限制飲食容易出現低血糖, 低血糖和高血糖一樣都會影響母兒健康。 控制飲食要在保證基本的營養需要的基礎上進行控制。
誤區八、妊娠期糖尿病控制飲食會導致寶寶營養缺乏。
妊娠期糖尿病只要合理的進行飲食控制, 少食多餐, 進食後適當進行運動, 基本還是可以保證母親和胎兒的營養的。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不加以控制, 則高血糖會引起母親和胎兒多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