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精神因素也可致寶寶便秘 寶寶便秘家長怎麼看

嬰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這個群體的小人各方面的機能還不是很完善, 腸胃也比較嬌嫩, 一旦是食物的攝入出現了問題就很容易出現便秘, 嬰幼兒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食物成分不當, 或進食過少

大便幹結後, 食欲減退, 進食量少, 每天形成的糞質也少。 糞質在大腸中停留的時間越久, 水分被吸收的時間越長, 大使也越幹, 越不容易排出。 大年齡兒童如果只喜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而不吃或少吃蔬菜等含有纖維素較多的食物, 也容易引起便秘。

缺乏定時排便的習慣

腸蠕動受神經機制支配, 如每日定時排便形成習慣,

到時候就想排便, 這樣糞質在結腸內停留不會太久, 大便也不會太幹, 就容易排出。

有時因為大便幹, 排便時引起肛裂, 排便時引起疼痛, 越怕痛越不肯排, 隔得時間越久便秘也就越頑固。 也有經常用開塞露等通便, 形成習慣, 不刺激便不肯排便。 知道了原因, 便可想辦法解決了。

腸功能失常

有的兒童由於營養不良, 或患佝僂病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 致使腸壁及腹壁肌肉鬆弛, 大便不易排出, 個別兒童因先天性巨結腸症等先天缺陷, 致使經常便秘。

精神因素導致便秘

寶寶如果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或者是生活學習的環境突然發生變化也容易導致便秘的發生。

體格與生理出現異常

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裂、肛門狹窄、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會引起便秘。

所以可以對肛門進行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 有的患兒出生後就存在著便秘, 可能是存在家族史, 與遺傳有關。

家長不僅要清楚小兒便秘的原因, 對於典型的症狀也要有一定的認識。 那麼, 小兒便秘的症狀有哪些?

嬰兒便秘和腹瀉一樣, 也是一個較常見症狀。 怎樣判斷小兒是否便秘, 主要從大便的量和質來確定。 正常小兒每日排便次數可有較大差別, 有的可一天幾次大便, 有的則可每5-3日一次大使, 只要大便有一定數量, 不十分乾燥又不稀, 同時又無不適症狀, 就均屬正常。 即使大使次數較少, 但大便質和量無不正常情況, 嬰兒便秘又無症狀, 亦不能認為是不正常現象。

如果大便乾燥, 量少又較難排出, 雖然一天可有2-3次, 但總量可能比平時一次還少, 亦應視為便秘。 特別是同時有食欲減低、腹部脹滿、便意頻頻, 更應視為便秘。 如果平時排便較規則, 突然二天以上不解大便, 尤其是伴有腹痛或腹脹, 即應視為便秘, 要及時尋找原因。 嬰兒便秘可由腸道病變引起, 也可由飲食、精神及習慣等諸因素引起。 新生兒生後24-36小時應有正常胎便, 如無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 均屬不正常情況, 應注意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胎便性腹膜炎等疾病。

許多腸道病變均可導致便秘或無便, 常見的有腸套疊、各種原因腸梗阻、嵌頓疝和先天性肥大性幽門狹窄等。 先天性巨結腸是由於結腸神經支配不正常引起的另一種疾病。

嬰兒便秘的主要表現為頑固性便秘, 幾天甚至1周至1個月無大便, 腹部膨脹如鼓, 嘔吐。 患兒雖然可以進食, 但大多營養狀況差, 並常有浮腫和貧血發生。 一旦患兒排便, 則量極多, 腹脹也隨之消失, 但以後又反復發生。 嚴重病例新生兒期即發生便秘, 生後2-3日內無胎便;並出現嘔吐和腹脹, 經灌腸後排出胎便, 但1-2日後便秘、腹脹又重新出現。 本病大多需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