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柏子仁散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柏子仁

【處方】柏子仁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頭)桑寄生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頭)琥珀(細研)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銼, 微炒)熟幹地黃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微赤, 銼)各15克

【制法】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治產後元氣虛弱, 瘀血停滯, 妄言妄見。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350毫升, 入白羊心1枚, 切, 先煎至250毫升, 去滓和心, 下藥15克, 更煎至100毫升, 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太平聖惠方》卷八十

《嬰童百問》卷四:柏子仁散

【處方】防風 柏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囟門不合。

【用法用量】乳汁調塗囟門上。

【摘錄】《嬰童百問》卷四

《聖濟總錄》卷七: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生研細)2兩, 桂(去粗皮, 為末)1兩。

【制法】上2味共和勻。 別用大豆1升, 雞糞白3合同炒令黃, 投酒3升, 乘熱濾去滓。

【功能主治】中風失音木語, 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用酒1盞, 溫調藥2錢匕, 空心、日午、夜臥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

《聖惠》卷八十二: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驚啼, 狀如物刺。

【用法用量】1-2歲兒每服1字, 用粥飲調下。 3-4歲兒每服半錢, 1日3-4服。

【摘錄】《聖惠》卷八十二

《聖惠》卷八十: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半兩, 遠志(去心)半兩, 人參(去蘆頭)半兩, 桑寄生半兩, 防風(去蘆頭)半兩, 琥珀(細研)半兩, 當歸(銼, 微炒)半兩, 熟幹地黃半兩, 甘草(炙微赤, 銼)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後妄言亂語, 皆由內虛, 是血邪氣攻心, 產後元氣虛弱, 瘀血停滯, 妄言亂語, 乍見鬼神。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大盞, 入白羊心1個(切), 先煎至7分, 去滓, 下藥5錢, 更煎至4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八十

《聖惠》卷七十: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3分, 羌活半兩, 當歸3分(銼碎, 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赤箭3分, 桂心半兩, 芎?3分, 白附子半兩(炮裂), 牛膝3分(去苗), 桑寄生3分, 藿香3分, 仙靈脾3分,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1分(研入)。

【制法】上為細散, 研入麝香令勻。

【功能主治】婦人風虛勞冷, 氣血不調, 手腳攣急, 頭目旋眩, 肢節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 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聖惠》卷七十

《聖惠》卷二十四: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半兩,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莽草1兩(微炙),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根節, 銼), 牛膝1兩(去苗), 萆薢半兩(銼),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山茱萸半兩, 細辛半兩, 白術半兩, 芎?半兩, 羌活1兩,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1兩, 麻黃1兩(去根), 甘草1兩(炙微赤, 銼)。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風, 遍身如蟲行。

【用法用量】每服2錢, 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聖惠》卷二十四

《聖惠》卷四: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1兩, 桂心1兩, 赤芍藥1兩,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浸洗7次去滑)1兩, 人參(去蘆頭)1兩, 當歸(銼, 微炒)1兩, 獨活1兩, 甘草半兩(炙, 微赤, 銼), 犀角屑1兩, 遠志(去心)1兩, 麥門冬(去心)1兩, 麻仁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心臟風邪, 恍懈迷悶, 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方中柏子仁至獨活七味用量原缺, 據《普濟方》補。

【摘錄】《聖惠》卷四

《聖濟總錄》卷一○一: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研)3兩, 冬瓜子(炒)3兩, 冬葵子(炒)3兩,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黑皮)3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面(查皮)皰。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 以溫酒調服, 食後、日午、臨臥各1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一

《聖惠》卷三: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1兩, 人參3分(去蘆頭), 虎頭骨1兩(塗酥炙令黃), 知母3分, 茯神3分, 犀角屑3分, 遠志3分(去心),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3分(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小草3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肝臟氣逆, 不欲見人, 面青多怒。

【用法用量】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三

《聖惠》卷二十七: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1兩, 巴戟1兩, 天雄(炮裂, 去皮臍)1兩, 牛膝(去苗)1兩, 天門冬(去心, 焙)1兩,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 微炒去汗)1兩,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酒浸3宿, 曬乾, 別搗)1兩,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2兩(去皺皮), 石南3分, 續斷3分, 當歸3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益氣血, 利四肢, 強腰腳, 除濕痹。 主風勞。

【用法用量】每服2錢, 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聖惠》卷二十七

《聖惠》卷三: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1兩, 羌活1兩, 枳實1兩(麩炒微黃), 前胡1兩(去蘆頭), 赤茯苓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五加皮1兩, 赤芍藥1兩, 細辛1兩, 白蒺藜1兩(微妙, 去刺), 桂心1兩, 防風1兩(去蘆頭)。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肝臟風, 上焦虛熱, 腹下堅滿, 關節疼痛, 筋脈抽掣。

【用法用量】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