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巨結腸

臨床表現

病兒出生後1-6天內發生急性腸梗阻。

(1)胎便排出延遲:90%病例于出生時無胎便排出或只排極少胎便。 胎便排出後, 症狀即緩解, 數日後便秘症狀又重複出現。

(2)腹脹:80%病例表現全腹脹滿, 嚴重腹脹病例, 腹部可見腸形。

(3)嘔吐:60%病例出現嘔吐、腹脹, 便秘愈重, 嘔吐頻繁。

(4)肛門檢查:肛門指檢可發現直腸內括約肌痙攣和直腸壺腹部空虛。

(5)合併症:新生兒巨結腸合併結腸炎, 腸穿孔是最嚴重的合併症, 病兒結腸內長期瀦留大量糞便, 腸壁迴圈不良及細菌而引起。

另外, 新生兒腸壁薄, 腸腔內壓力增高, 承受壓力最大的部分即容易造成穿孔。

診斷

(1)早期表現為低位性急性腸梗阻症狀, 病兒初生後, 有胎便排出延遲史, 腹脹、嘔吐, 須經肛診或灌腸方可排出糞便, 且症狀緩解。 以後再次出現腹脹便秘, 應考慮本病。

(2)X線檢查:攝直立位腹部平片和鋇劑灌腸檢查, 可見腸腔普遍脹氣, 有液平面及擴張的腸袢。 鋇灌腸可見痙攣段結腸壁的結袋形消失, 變平直而無蠕動。 直腸、乙狀結腸遠端較細狹, 乙狀結腸近端及降結腸有明顯的擴張。 24小時後複查仍見有鋇劑停留。

(3)先天性巨結腸應與先天性肛門直腸閉鎖和狹窄、新生兒器質性腸梗阻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

新生兒巨結腸常用下列治療方案。

(1)保守療法

精心護理病兒, 作好手術前準備工作。 目的為解除腹脹、便秘給病兒帶來的痛苦,

如採用擴肛, 溫生理鹽水清潔洗腸, 服緩瀉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營養等。 洗腸前應以肛管或指檢, 瞭解直腸擴張情況及痙攣段的情況, 肛管應插過痙攣段, 使洗腸效果滿意, 腹部平坦、肌肉鬆弛。 洗腸時應為病兒保暖, 防止繼發肺部合併症。

(2)手術治療

①結腸造瘺.新生兒巨結腸早期,作結腸造瘺是較好的辦法,待1歲左右再行根治術.其適應症為不宜行一期根治術的病兒, 如全身情況差, 以及營養不良的病例。 造瘺後, 注意保護瘺口周圍皮膚清潔、乾燥, 臥位舒適、保暖, 精心餵養。

②近年來在新生兒期即採用一期根治術, 效果良好。 手術前準備兩周。 包括清潔洗腸, 要求洗至腹部平軟, 糾正營養不良,

應用抗菌素。 術後病兒臥位取仰臥蛙式位, 保護肛門處的環鉗不被碰撞。 待5-7天自然脫落。 隨時清潔肛門並保持乾燥。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新生兒巨結腸的相關知識, 我們知道了新生兒巨結腸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出現嘔吐、腹脹, 便秘愈重, 嘔吐頻繁。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