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抓捏推屬存想派養生功法。
由連老仔整理發表於1990年。
臨床應用:調動人體氣血,
促使氣血通暢。
對凍瘡、失眠、神經衰弱各種勞損有一定療效,
尤其對四肢風濕麻痹有較好療效。
練功方法:①盤坐或平坐,
兩手心握膝。
假想坐在荷池之旁,
環境優美,
空氣清新。
意想太空混元之氣,
伴著荷蓮清香,
隨著吸氣,
五色燦爛地從頭部百會、玄關灌入,
從頭灌到胸腹,
注聚于小腹丹田;然後隨著呼氣意想全身之病氣濁氣,
從四肢的指(趾)、掌排出。
行6次以上呼吸,
若全身病濁之氣排盡,
再意想丹田之氣浸融全身,
整個身心進入了恬靜虛靈狀態。
②三百六十搖:保持上式姿勢和狀態,
兩手置腰間握拳,
拳背貼於兩腎處,
以腰軀和頸項為軸,
先左後右旋轉360次。
③三百六十抓:保持上式姿勢和狀態。
兩手垂於體側,
指朝前,
掌心向下。
意念放在兩手的掌和兩足掌,
趾之上。
每次呼吸,
雙手十指和兩足十趾同時屈伸4~5次。
屈指時,
掌指關節繃直,
1、2指節屈成鷹爪,
屈趾時,
足背繃直,
足趾抓地。
④三百六十捏:順次捏壓少商、商陽、中沖、關沖、少沖、少澤、隱白、厲兌、湧泉、足竅陽、至陽、大敦各30次。
⑤三百六十推:平坐,
足前伸,
兩手垂於體側,
手心向下,
五指向前。
意想肚臍吸氣,
注入丹田,
隨呼氣牙齒咬緊,
足趾如抓地,
手指微翹,
手心下推,
意想手心下的“鐵柱”被壓下,
入地數尺,
然後恢復原勢。
兩手前平舉,
與肩同寬,
手心向前,
指向上,
隨肚臍吸氣,
雙手向身前微收,
手指放鬆。
隨呼氣,
牙齒咬緊,
足趾如抓地,
手指微翹手心前推,
意想推倒前面“大山”,
手在小腹前環抱,
意想隨肚臍吸氣,
牙齒咬緊,
足趾如抓地,
從地上抱起百金重的大金球,
上推於頭頂,
隨呼氣金球化作燦爛光輝從頭灌下全身,
以上3段各做60~120次,
⑥三百六十搓:仰臥床上,
兩手置體側,
掌心輕貼床面,
用意念中的“手”,
貼若肌扶去推,
搓的次序是:意想兩手拍兩頰,
揉耳朵,
待面頰和耳朵有點熱感後,
又意想隨吸氣從臉頰往額頭,
頭頂搓,
宜搓到玉枕處;隨呼氣,
從頭頂中心,
沿鼻旁,
搓回下頜。
意想另兩手掌自左右手掌背,
沿臂膀外側搓到肩部,
大椎處;隨呼氣,
自兩腋下,
沿臂膀內側搓到手掌心。
意想兩手掌相疊,
以肚臍為中心,
搓燙腹部。
改側身臥,
意想有兩隻手掌隨吸氣。
用掌根從尾閭開始,
沿脊柱搓到大推,
隨呼氣搓回。
意想俯身彎腰,
隨吸氣,
從兩腰開始,
沿雙足外側搓到足外踝處,
隨呼氣從兩內踝處,
沿下肢內側搓回到恥骨兩旁。
以上5個部位各搓72次左右。
臍三百六十養:把意念放在兩眉間玄關內,
兩眼“看”玄關在細微地吸氣,
用耳“聽“玄關在細微地呼氣;隨呼吸,
氣灌全身。
如此從1息數到360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