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埃裡希體病

1病因

埃裡希體是絕對細胞內寄生菌, 在淋巴細胞和嗜中性細胞中形成小的胞漿包涵體。 人被蜱叮咬, 有時與攜帶有蜱的狗接觸而被感染。 在美國, 大多病例發現于東南和中南地區。 在美國對人致病的埃裡希體有兩種:E.chaffeenis引起人類單核細胞性埃裡希體病和E.phagocytophilia及其相關病原體引起人類粒細胞埃裡希體病.E.canis目前認為會引起人類單核細胞性埃裡希體病。

2臨床表現

不管是什麼種引起感染, 症狀和體征是相同的, 雖然存在無症狀感染, 但大多病例在被蜱咬後12天突然發病, 伴發熱, 寒顫, 頭痛和疲乏, 某些患者產生斑丘疹或瘀斑疹,

但E.canis很少引起出疹, 腹痛, 嘔吐和腹瀉, 血液學和肝異常包括白細胞減少, 血小板減少和肝功能異常, 特別是轉氨酶升高。

目前埃裡希氏病主要發生於美國, 男性比女性更易感染, 大多數人在出現症狀前4周有過蜱叮咬史, 主要臨床特徵有急性發熱, 頭痛, 厭食, 肌痛, 惡寒/寒戰, 噁心/嘔吐, 體重減輕, 最近, 從人分離到的E.chaffesis與犬埃裡氏體之間的抗原性十分密切。

3檢查

1.血液學和肝異常

包括白細胞減少, 血小板減少和肝功能異常, 特別是轉氨酶升高。 血清學試驗和PCR可以幫助早期診斷。

2.病原分離鑒定

4診斷

根據病因, 症狀和相關檢查即可診斷。

5鑒別診斷

1.腦膜炎球菌敗血症

腦膜炎球菌敗血症的皮疹, 在亞急性時為粉紅色,

斑疹, 斑丘疹或瘀點;在暴發型時為瘀點融合或瘀斑, 腦膜炎球菌出疹在急性期發展迅速, 瘀斑觸診感覺柔軟;而立克次體疹常在發熱第4天出現, 幾天內逐漸變成瘀斑。

2.風疹

出疹從面部開始, 然後擴散到軀幹和四肢並很快融合;風疹的疹子常呈散在性。 風疹還伴有耳後淋巴結腫大, 無全身中毒體征。

3.鼠型斑疹傷寒

疹子為非紫色, 非融合狀態且不廣泛;腎和血管併發證不常見, 要進行特異性血清學診斷, 治療不應等待到鑒別診斷完成以後。

4、流行性虱傳斑疹

傷寒引起與埃裡希體病相似的嚴重的生理和病理異常反應, 包括外周迴圈衰竭, 休克, 發紺, 瘀斑皮膚壞死, 指(趾)壞疽, 氮血症, 腎衰竭, 譫妄和昏迷。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疹子首先出現在腋窩和軀幹,

隨後擴散到四肢, 很少出現於手掌, 腳底和面部。

5、恙蟲病

立克次體痘, 偶然斑點熱會有局部焦痂, 流行史常有助鑒別。

6治療

蜱蟲咬傷後如發現切勿自行取出, 及時去醫院取出。 蜱將頭鑽入皮膚內時頭有倒勾越拉越緊, 自行取出容易將頭留著皮膚內繼續感染。 再去醫院取頭極為麻煩。

治療最好在診斷確立之前就開始。 治療開始早, 患者反應迅速且良好;治療延誤, 易產生嚴重併發證, 包括病毒、真菌的重疊感染和死亡。

1.全身治療

口服或靜注四環素、強力黴素。 氯黴素也可使用, 治療至少持續7天。

鹽酸吐根堿, 深部肌肉注射, 連續6~9天為1療程, 重複治療要在20~30天以後。

出現全身中毒症狀要給予抗組胺藥或皮質類固醇。

出現蜱麻痹或蜱咬熱要及時進行搶救。 如傷面有繼發感染要進行抗炎治療。

2.局部治療

在傷口周圍以2%鹽酸利多卡因作局部封閉, 亦有人用胰蛋白酶2000u加生理鹽水100mL濕敷傷口, 能加速傷口的癒合。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埃裡希體病的相關知識, 我們知道了埃裡希體病的臨床表現為外周迴圈衰竭, 休克, 發紺, 瘀斑皮膚壞死, 指(趾)壞疽, 氮血症, 腎衰竭, 譫妄和昏迷。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