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止哮方

組成:紫蘇子20克, 地龍20克, 前胡20克, 白屈菜20克, 苦杏仁5克, 射干20克, 黃芩20克, 白鮮皮20克, 川芎20克。 以上為5歲小兒2日量。

功效:止哮平喘、活血化瘀。

主治:小兒哮喘發作期的熱哮。 包括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毛細支氣管炎等。 症見咳嗽氣促, 喉間哮鳴為著甚則呼吸困難, 喘憋, 煩躁不得臥, 雙肺滿布哮鳴音, 舌質紅, 舌苔黃, 溲赤, 便秘。

用法:水煎2次。 通常1歲內小兒的總藥量為30毫升;1~3歲小兒的總藥量為60毫升;4~7歲小兒的總藥量為90毫升;8~10歲小兒的總藥量為120毫升;8歲以上小兒的總藥量為150毫升。 2日1劑, 分6次溫服, 每日3次, 於早、中、晚飯前20分鐘服,

或飯後30分鐘服。

方解:哮喘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反復發作的哮鳴氣喘性疾患。 小兒哮喘發作的病因系外邪與痰積互結, 寒熱錯雜, 致升降失司所致。 認為小兒哮喘是“哮”與“喘”之綜合征, 其發作時以氣滯、血瘀、痰阻為病理改變。 故立法制方在注意止哮平喘的同時, 還要活血化瘀。 血活絡自通, 瘀自去, 瘀去氣可行, 壅可散, 痰自化。 本方就是根據此原則制定的。

方中紫蘇子、射干、前胡有通宣開肺、降氣平喘之功;《北方常用中草藥》中記載:“白屈菜有鎮痛、止咳、殺菌、利尿、解瘡毒之功。 ”白屈菜、杏仁有止咳祛痰平喘之功;地龍有開肺解痙之力;黃芩、白鮮皮有宣肺清熱之效;川芎、地龍有活血通絡之用。 方中一宣一降, 一清一活,

配伍甚妙。 本方功在止哮平喘, 但其治則貴在開宣肺氣, 除痰化瘀。

加減運用:根據小兒哮喘發作期的臨床徵象分為寒、熱、虛、實四型辨證施治。 以止哮平喘為大法, 方用止哮方, 並依據證型的不同加減方藥。 寒性哮喘加細辛、紫菀、半夏;熱性哮喘加石膏、葶藶子、桑白皮、川貝母;實性哮喘加赭石、桃仁、枳實、沉香、葶藶子;虛性哮喘加當歸、白石英、五味子、側柏葉、黃芪。 哮喘發作時哮重者重用地龍;痰盛者加瓜蔞、葶藶子、膽南星祛痰平喘;久哮多瘀重用桃仁;喘憋伴便秘, 輕者加萊菔子以降氣豁痰、消導通便, 稍重者加枳實, 幹結者加番瀉葉以盛者下之, 清大腸而瀉肺止喘。 哮吼重加白前;氣喘甚加馬兜鈴;發熱加柴胡;咽痛而腫加重樓;夜臥不安加僵蠶。

調攝:囑患兒家長科學護理, 精細防護, 關注哮喘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科學要求。 如對哮喘病有影響的衣著被物應及時清洗或更換。 凡含有添加劑的飲料, 帶有特殊氣味的均應謹慎。 主食方面, 應避免食之過飽, 添加物太雜。 改善室內環境, 減少花粉、塵蟎、煙霧等的吸入。 氣溫驟變時避免外出。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