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變應性皮膚血管炎診斷以及治療

變應性皮膚血管炎是指發生於真皮細小血管的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其發病與感染性免疫及藥物過敏有關;臨床上除了發生紫癜性斑丘疹外, 還可見到紅斑、水皰、血皰及大小不等的皮下結節, 多伴有不規則發熱、疲乏及肌肉關節酸痛。

診斷

一、病史

(一)多見於青壯年人;

(二)發病前1~2周常有感染史;

(三)自覺患處瘙癢、燒灼或疼痛;

(四)常有不規則發熱、頭痛、疲乏及肌肉關節酸痛等全身症狀;

(五)病程慢, 可反復發作。

二、體征

(一)皮疹好發於下肢踝關節周圍及足背, 也可見於臀部、背部及雙上肢, 常呈對稱分佈;

(二)主要損害為紫癜性斑丘疹, 壓之不褐色, 也可見到水腫性紅斑、丘疹、紫癜、水皰、血皰、淺表小結節及潰瘍;

(三)小腿及踝部可有水腫;

(四)關節腫痛常見;

(五)少數會有系統損害, 以腎炎最常見, 也可累及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

三、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可增高, 部分病例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嚴重者有貧血及血小板計數減少;

(二)尿常規:腎臟受累者出現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

(三)血沉:多數加快;

(四)免疫學檢查:血清c反應蛋白可陽性, γ-球蛋白可增高, 可有低補體血症;

(五)肝功能可能異常, x線胸片可示異常。

四、組織病理

病變主要發生在真皮上部毛細血管後微靜脈, 嚴重者可累及真皮深部及皮下組織。 表現為血管內皮細胞腫脹,

管腔變窄, 甚至閉塞, 血管壁纖維蛋白樣變性;血管壁及其周圍中性粒細胞浸潤和核碎裂;也可見到少數嗜酸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和數量不等的紅細胞外溢。

五、鑒別診斷

需與丘疹壞死性結核疹、結節性多動脈炎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鑒別。

治療

一、治療原則

(一)尋找病因, 治療潛在感染灶;必要時臥床休息;

(二)抑制炎症滲出, 促進皮疹消退;

(三)病情輕者給予抗組胺藥治療;

(四)病情重者採用糖皮質激素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療;

(五)頑固性病例可選用秋水仙堿或細胞毒類免疫抑制劑。

二、治療方法

(一)抗組胺藥:可選用腦嗌嗪、賽庚定及西可韋等治療;

(二)氨苯碸:每次20~50mg, 每日2次;

(三)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0mg,

每日2~3次;

(四)糖皮質激素:可用強的松每次15~20mg或阿賽松每次8~12mg, 每日2次;病情控制後1周開始減量;減至每日或隔日強的松5~l 0mg時維持2周;

(五)抗生素:有發熱或有感染征時, 可選用紅黴素0.25克, 每日4次或乙醯螺旋黴素0.2~0.3克, 每日4次;

(六)秋水仙堿:每次l mg, 每日2~3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