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雄丁

病名十三丁之。 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症見其疔皰黑似灸瘡, 如錢孔, 形高突起, 四畔泡漿色赤黃。 證治參見疔瘡條。

疔瘡

病名首見面禮於《內經》。 疔瘡的針灸治療, 在唐代, 孫思邈就提到刺血敷藥法、灸法等, 他特別強調:“丁腫, 灸掌後橫文後五指, 男左女右, 七壯即差, 已用得效。 丁腫灸法雖多, 然此一法甚驗, 出於意表也”(《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及北宋, 《醫心方》轉錄了《錄驗方》、《經心方》等方書中用放血、火針、蠟療等方法治療該證的內容。 南宋時期《扁鵲心書》用灸關元來治療“諸般疔瘡”;《針灸資生經》則以灸背部穴來治療。

由以上所述可見, 及至唐宋, 古人對該證已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使用的方法較多。 到明代, 《奇效良方》記錄了治療該證的民間驗方;《外科理例》對該證的針灸治療作了十分詳細的討論;《名醫類案》則記載了用艾灸、刺血治療該證的成功醫案。 清代《針灸易學》中有“七十二翻”的記載, 其中有12翻含“疔”證, 治療方法以挑刺為多。 現代西醫學中的癤腫與該證相當。

病因

多因肌膚不潔, 鐵木刺傷而妄施針挑擠壓, 以致火毒乘隙侵襲, 邪熱蘊結肌膚;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 引起臟腑積熱, 毒自內發所致。 若毒邪盛則流竄經絡, 內攻臟腑則屬危候。

症狀

該病初起狀如粟粒, 色或黃或紫, 或起膿水皰、膿皰, 根結堅硬如釘, 自覺麻癢而疼痛輕微,

繼則紅腫灼熱, 疼痛增劇, 多有寒熱。 如見壯熱煩躁, 眩暈嘔吐, 神識昏憒者, 為疔瘡內攻之象, 稱為“疔瘡走黃”;如發生於四肢, 患處有紅絲上竄的, 名為“紅絲疔”。

辯證分型

疔瘡, 證多發於肌膚之表, 形如粟米, 根盤堅硬, 深如釘狀。 如為顏面疔瘡, 見於面部, 初起或癢或麻, 漸現紅腫熱痛, 甚者畏寒發熱, 便秘溲赤, 口渴欲飲, 脈數, 苔黃膩;如為沿爪疔, 初起多限於指甲一側邊緣近端, 輕微紅腫熱痛, 既而釀膿, 蔓延對側, 甲背可呈黃或灰白色積膿之象, 脈數或平, 苔黃;如為疔瘡走黃, 則瘡頂黑陷無膿, 周圍膚色暗紅, 高熱頭痛, 煩躁神昏, 皮膚瘀斑, 脈洪數, 苔黃糙。

治療

針灸治療

治法:取督脈經穴為主。 毫針刺用瀉法, 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處方:身柱、靈台、合穀、委中

方義:該方取督脈經穴為主, 以督脈統率諸陽, 瀉身往、靈台以疏泄陽邪火毒, 二穴又為治療疔瘡之經驗災。 合谷為手陽明經的原穴, 陽明多氣多血, 瀉之以泄陽明火毒, 面唇疔瘡尤為適宜。 取郤穴委中, 刺血以清泄血熱。

該病還可根據患部所屬經脈取穴。 例如生於面部手陽明經的, 配取商陽、曲池;食指端者取曲池、迎香;生於面部足少陽經的, 配取陽陵泉、足竅陰;足小趾、次趾的取陽陵泉、聽會。 如系紅絲疔, 可沿紅絲的止點, 依次點刺到起點。

挑治疔瘡

方法:在背部脊柱兩旁, 尋取丘疹樣突起處, 用粗針挑治, 每日一次。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