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疽的診斷

脫疽的症狀, 很多人應該都不太清楚。 建議大家要多多研究和學習。 這個病症相當複雜, 下面小編想跟大家說說脫疽的診斷。 從診斷過程, 我們就能知道治療這個病是需要耐心和恒心的。 之後小編還介紹了一個脫疽類型, 正虛毒盛型脫疽的治療!

診斷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發於寒冷季節, 以20一40歲男性多見;常先一側下肢發病, 繼而累及對側, 少數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濕、嗜煙、外傷等病史。 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多發於老年人(50歲以上)。 根據疾病發展過程, 臨床分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末端發涼, 怕冷, 麻木, 酸痛, 間歇性跛行, 每行走500—1000m後覺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脹疼痛感而出現跛行, 休息片刻後症狀緩解或消失, 再行走同樣或較短距離時, 患肢酸脹疼痛出現。 隨著病情的加重, 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 患足可出現輕度肌肉萎縮, 皮膚乾燥, 皮色變灰, 皮溫稍低於健側, 足背動脈搏動減弱, 部分患者小腿出現游走性紅硬條索(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二期:營養障礙期

患肢發涼, 怕冷, 麻木, 酸脹疼痛, 間歇性跛行加重, 出現靜息痛, 夜間痛甚, 難以人寐:患者常抱膝而坐。 患足肌肉明顯萎縮, 皮膚乾燥, 汗毛脫落, 趾甲增厚, 且生長緩慢, 皮膚蒼白或潮紅或紫紅, 患側足背動脈搏動消失。

三期:壞死期

二期表現進一步加重,

足趾紫紅腫脹, 潰爛壞死, 或足趾發黑, 乾癟, 呈下性壞疽。 壞疽可先為一趾或數趾, 逐漸向上發展, 合併感染時, 則紅腫明顯, 患足劇烈疼痛, 全身發熱。 經積極治療, 患足紅腫可消退, 潰瘍可癒合, 壞疽局限。 若壞疽發展至足背以上, 則紅腫疼痛難以控制, 病程日久, 患者可出現疲乏無力、不欲飲食、口幹、形體消瘦, 甚則壯熱神昏。

根據肢體壞死的範圍, 將壞疽分為三級, 一級壞疽局限於足趾或手指部位, 二級壞疽局限於足蹠部位, 三級壞疽發展至踝關節及其上方。 本病發展緩慢, 病程較長, 常在寒冷季節加重, 治癒後又可復發。

輔助檢查有肢體超聲多普勤、血流圖、甲皺微循環、動脈造影及血脂、血糖等檢查, 可以明確診斷, 有助於鑒別診斷,

瞭解病情嚴重程度。

鑒別診斷

一、糖尿病性壞疽患者有糖尿病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狀, 化驗尿糖陽性, 血糖增高, 局部為濕性壞疽, 發展迅速, 範圍較大, 如不及時控制炎症, 易至毒邪內陷。

二、雷諾氏病(肢端動脈痙攣證)多見於青年女性, 上肢較下肢多見, 好發於雙手, 每因寒冷和精神刺激雙手出現發涼蒼白, 繼而紫紺、潮紅, 最後恢復正常的三色變化(雷諾氏現象), 患肢動脈搏動正常, 一般不出現肢體壞疽。

正虛毒盛型脫疽

證候表現

謂疔生於足指, 或足潰而自脫,色赤焮痛者。

治療方法

更兼灸。

療法

更兼灸。

治則治法

托裡消毒, 更兼灸。

出處

《外科發揮》·卷之四薛氏醫案(卷)·脫疽(篇)。

原文

色赤焮痛者, 托裡消毒, 更兼灸。

結語:有關脫疽的診斷,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其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了。 這個病症是非常複雜的。 看到自己的手或者腳慢慢變得腫脹、潰爛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 建議大家要多關心自己身體, 發現不正常的情況要及時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