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水

對於脫水的症狀, 不知道大家瞭解多少?如果遇到過身邊的人有過脫水的情況的, 應該對其瞭解一些。 下面就跟大家說說脫水的病因還有脫水的治療等情況, 有興趣的朋友, 一起來看看。 多學習醫學常識, 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幫助!

疾病分類

代謝及營養疾病。

定義

脫水是指人體內水分的輸出量大於進入量所引起的各種生理或病理狀態。 正常成人一般于單位時間內(如1d)進入的水分與輸出的水分處於相等(平衡)狀態, 故人體內水總量非常穩定, 約占體重的55%-60%。 進入的水量包括飲水量、食物含水量及體內糖及脂肪等氧化而生成的水量,

1d約2000-3000ml。 輸出的水量包括尿量、皮膚及呼吸道在不知不覺情況下(即無明顯出汗及氣促等)所排出的水量和糞便中的水分, 1d為2000-3000ml。

病因

當人體處於高溫環境, 或運動後大量出汗可引起失水, 或由於高熱、多種高代謝狀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 或由於厭食、口腔、食管等疾患不能進食與飲水, 或由於嘔吐、腹瀉、胃腸減壓、消化道瘺管, 或由於利尿、腎臟病多尿, 或由於垂體後葉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而多尿等均可引起脫水。 氣促病人亦可引起呼吸道脫水。

症狀

脫水時常伴以失鈉等電解質丟失。 當脫水甚于失鈉時可引起血漿及細胞外液濃縮而發生高滲性脫水即血漿滲透壓大於正常高限(約300mmol/L)。

如脫水失鈉比值與血漿(如小腸液)相近時則引起等滲性脫水, 即雖脫水, 血漿滲透壓維持正常。 如脫水少於失鈉, 則發生低滲性脫水, 則血漿滲透壓低于正常低限(約270mmol/L)。 但不論何種脫水, 體液水分均減少, 引起體液量缺失。

1.高滲性脫水

下丘腦渴覺中樞受刺激, 神志清醒者即有口渴感而要求喝水, 同時下丘腦前部視神經上核受刺激而釋放抗利尿激素, 經血循環而作用于腎遠曲小管及集合管, 於是水分回吸收增多, 尿量大減。 經喝水、少尿的調節後體內水分恢復正常, 於是高滲轉為等滲, 體液總量也恢復, 故輕度脫水雖經常發生, 不致引起嚴重病情;但若脫水嚴重, 尤其是調節功能失常者則往往呈現不同程度的症狀。 高滲性脫水者除口渴外常呈皮膚粘膜乾燥,

面部潮紅, 躁動不安。 小兒易有脫水熱, 尿量減少, 體重明顯減輕。 由於血容量下降, 血壓明顯降低, 可引起休克。 又由於腎血循環量不足, 非蛋白氮等代謝產物滯留引起腎前性氮質血症與酸中毒。 腦細胞等脫水可引起精神神經征群, 最終可發生昏迷。 此時血液濃縮, 血細胞數、血紅蛋白、血細胞壓積及血Na+等均可升高, 血漿滲透壓亦明顯超過正常高限。 尿液濃縮而比重高。

2.等滲性脫水

口渴常不明顯, 低滲性脫水時則無口渴, 病人除有原發病症狀外主要有體液缺乏與失鈉等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的表現。 當脫水超過體重的2%-3%, 且血Na+

治療

高滲性脫水者應給0.45%NaCl液(半滲液)。

等滲性脫水和低滲性脫水患者需補充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

失鈉嚴重者還可補充3%-5%NaCl液。 補液時還需注意糾正鉀代謝和酸堿平衡紊亂。 此外, 不論何種脫水, 除對症治療外, 病因治療亦為重要原則。 治療上主要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一般用等滲溶液、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 補液量可按失水量占體重的1%需補充液體1000ml簡單計算。 也可根據血鈉測定數值推算, 下列公式可供計算參考:

所需補液量(ml)=4×體重(kg)×(血鈉mmol/L-142)應注意補液速度。 如系中、重度脫水, 可在4-8h內先補充計算補液量的1/2-1/3;剩餘的可在24-48h內繼續補充。 同時應密切觀察臨床變化, 根據補液後的反應來判斷補液量是否充足。 有條件時可測中心靜脈壓監護輸液速度。

結語:有關脫水的相關知識,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主要是從西醫的角度在分析,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於脫水也瞭解了不少。 以後遇到脫水的情況, 請大家不要驚慌, 要冷靜面對。 及時就醫, 不能不放在心上, 嚴重時是很危險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