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診指紋

診指紋

指紋, 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淺小靜脈。 幼兒皮膚薄嫩, 靜脈易於暴露, 故指紋此較明顯, 以後隨著年歲增大, 皮膚增厚, 則指紋逐漸模糊不清。 由於小兒脈部短少, 診病時每每啼哭噪動, 影響脈象的真實性, 故對三歲以下的小孩常結合指紋的變化以輔助切診。 診指紋主要是觀察它的顏色和充盈度, 檢察者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兒食指末端, 以右手拇指在小兒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輕輕推動幾次, 使指紋更為顯現, 然後察看。 正常指紋是紅黃隱隱而鮮明, 一般不超過連掌部的第一指節。 病理情況下,

指紋浮現, 多屬表證, 沉著多屬裡證, 色淡多屬虛證、寒證;紫紅多屬熱證, 青紫可見於驚風、風寒、痛證、傷食、風痰等, 黑色多屬血瘀。 有關指紋分節及伸延的問題, 參見“透關射甲”條。 近人認為, 指紋的變化, 與靜脈壓有關, 靜脈壓愈高, 指紋充盈度就愈大, 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延, 指紋的色澤, 又與缺氧、貧血等病理變化有關。 因此, 指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變的性質和輕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