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湯方】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 分溫再服。
下利固系少陰有寒, 然實與脾胃及心臟有關, 故方中用附子以暖腎, 用乾薑以暖脾胃, 用蔥白以通心腎之氣, 即引心君之火下濟(天道下濟而光明), 以消腎中之寒也。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 下利脈微者, 與白通湯。 利不止, 厥逆無脈, 幹嘔煩者, 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服湯脈暴出者死, 微續者生。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以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納膽汁、人尿, 和令相得, 分溫再服。 若無膽, 亦可用。
此節較前節所言之病為又重矣。 而于白通湯中加人尿、豬膽汁, 即可挽回者, 此中原有精微之理在也。
人尿原含有臟腑自然之生氣, 愚友毛××之侄病霍亂, 六脈皆閉, 兩目已瞑, 氣息已無, 舁諸床上, 毛××以手掩其口鼻覺仿佛仍有呼吸, 灌水少許, 似猶知下嚥。 乃急用現接之童便, 和朱砂細末數分灌之, 須臾頓醒, 則人尿之功效可知矣。 至於豬膽汁, 以人之生理推之, 原少陽相火之所寄生, 故其味甚苦, 此與命門相火原有先後天之分, 當此元陽衰微、命門相火將絕之時, 而以後天助其先天, 西人所謂臟器療法也。 且人尿與豬膽汁之性皆涼, 加於熱藥之中以為引導,
其脈暴出者, 提綱中以為不治, 以其將脫之脈象已現也。 而愚臨證數十年, 於屢次實驗中, 得一救脫之聖藥, 其功效遠過於參, 而自古至今未有發明, 其善治脫者其藥非他, 即山萸肉一味大劑煎服也。 蓋無論上脫、下脫、陰脫、陽脫、奄奄一息, 危在目前者, 急用生淨萸肉(藥局中恒有將酒浸萸肉蒸熟者, 用之無效)三兩, 急火煎濃汁一大碗, 連連溫飲之, 其脫即止, 脫回之後, 再用萸肉二兩, 生懷山藥一兩, 真野台參五錢煎湯一大碗, 複徐徐溫飲之, 暴脫之證約皆可救愈。 想此節所謂脈暴出者用之亦可愈也。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