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調胃散

《古今醫鑒》卷六:調胃

【處方】蒼術、白術、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桔梗、紫蘇、檳榔、陳皮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脹滿。

【用法用量】

小便閉, 加車前子;腹脹, 加枳殼。

【摘錄】《古今醫鑒》卷六

《普濟方》卷三九六:調胃散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陳皮(去白)、白術、蒼術、白茯苓(去皮)、桔梗(炒)、縮砂仁、厚樸的功效與作用(薑制)、肉豆蔻、扁豆(薑炒)、薏苡仁(炒)、山藥的功效與作用、石蓮肉(去心)、粉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冷痢。

【用法用量】豬肉拌食。

痢不止, 加訶子肉;吐不止, 加丁香;吐痢內虛,

可酌加附子、木香;重者, 加白薑。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六

《禦藥院方》卷三:調胃散

【處方】藿香2兩, 甘草(炙)2兩, 陳皮(去白)2兩,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曲(每1兩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3兩半)2兩, 厚樸(每1兩用薑1兩拌制)2兩。

【制法】上同為細末。

【功能主治】陰陽氣不和, 三焦痞隔, 五勞七傷, 山嵐瘴氣, 八般瘧疾, 四時傷寒, 頭目肢節疼痛, 心腹脹滿, 嘔逆噁心, 痰涎咳嗽, 手足虛腫, 五種隔氣噎塞, 寒熱水瀉諸痢, 婦人產後蓐勞, 脾胃不和, 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本方為細末, 生薑麵糊和丸, 如梧桐子大, 名“調胃丸”。 每服五十丸, 食前生薑湯送下。

【摘錄】《禦藥院方》卷三

《傷寒標本》卷下:調胃散

【處方】水銀、舶上硫黃。

【制法】上研至黑。

【功能主治】傷寒嘔吐, 四肢厥逆清冷。

【用法用量】每服1錢,

重者2錢, 米飲送下。

【摘錄】《傷寒標本》卷下

《痘科類編釋意》卷四:調胃散

【處方】蒼術(米泔浸去粗皮)8錢, 厚朴(薑汁炒)5錢, 陳皮5錢, 茯苓2錢, 丁香2錢, 甘草2錢, 白術2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胃熱助手少陽火入于手太陰肺, 故紅點如斑, 出於皮毛間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水煎, 溫服;或研細, 沸湯入鹽點服2-3錢。

【摘錄】《痘科類編釋意》卷四

《準繩·幼科》卷三:調胃散

【處方】人參3錢, 白術2錢半, 甘草(炙)1錢, 白茯苓1錢, 罌粟子1錢, 白附子半分, 藿香半錢, 丁香半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積熱。

【用法用量】服桃枝丸取積熱後用此方。

【摘錄】《準繩·幼科》卷三

《聖濟總錄》卷六十八:調胃散

【處方】紫背荷葉的功效與作用(焙)半兩, 黃耆(銼)1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 生薑蜜水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十八

《聖濟總錄》卷一六五:調胃散

【處方】大黃(銼, 炒)1兩,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 焙)1兩, 麥門冬(去心焙)1兩,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雙仁, 麩炒)1兩, 生幹地黃(焙)1兩, 菖蒲(銼)1兩, 鱉甲(醋的功效與作用炙, 去裙襴)1兩,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去苗)1兩, 厚樸(去粗皮, 生薑汁炙透)3分, 秦艽(去苗土)3分,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3分, 桂(去粗皮)半兩, 吳茱萸(湯洗去涎, 焙乾炒)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後大便秘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 空心、食前以溫水調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