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揭秘:兒童疾病中的謬誤

.

現代化的儀器並非靈丹妙藥

常見的謬誤也令孩子的家長在醫療儀器目前誠惶誠恐:越是弄不懂的檢查也越顯得高深莫測, 對其信任度也就越高。 醫療技術設備推廣方面的長足進步正逐步轉化為醫學成果。 上述儀器的"眼睛"確實能夠看見很多東西, 但是分門別類的檢查方法中每一種的結論, 羅列起來只是一疊疊紙張、數位和圖表, 其中的含義尚待研究人員去分析。 儀器起到的只是輔助性功能, 進行臨床系統性分析才是醫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同時, 每一項檢查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 因此廣泛普及的醫療儀器及其手段往往只能檢測出粗略的變化,

而病變的因素卻在檢測儀器的視線之外。 此外, 並非所有的檢查都適合給小兒做。

假如孩子沒感覺疼痛

把病症作為判斷兒童是否生病的唯一根據會導致家長產生這樣的謬誤, 即若無明顯症狀, 就是沒病, 也就不用治療。 這樣, 如果按照病症成功地消除了表面症狀, 孩子的家長就會在舊病復發前感到心安理得。 家庭主婦給傢俱除塵、給房間通風、擦窗戶和地板, 其目的就是讓住所透氣, 保持住所的"衛生健康";男人們經常給自己的汽車做技術檢測, 目的是為了讓汽車奔騰不息而不至於"拋錨"。 日常生活中人們都不會懷疑自己這些行為的正確性。 而人的身體卻要複雜得多:如人體內臟器官的紊亂會導致人體內部系統失調,

但卻不疼痛, 這樣自己也沒有感覺。 比方說人的胰腺上出現病變, 例如胰腺囊腫等根本不會傳送疼痛信號。 但是由於胰腺功能失調會導致孩子拉稀, 糞便中會檢查出未消化的脂肪, 孩子越來越瘦。 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破壞新陳代謝, 從而可能導致糖尿病、拌有痰和咳嗽慢性支氣管炎。 這類患兒肯定會出現其它病症――如瘙癢或其它皮膚症狀。 在此情形下, 只有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才能借助于血液的生化分析和超聲波診斷確診為胰腺漸進性缺乏。

上述種種謬誤導致的後果是, 在疾病侵入期間, 由於沒有明顯的症候父母根本就無法察覺孩子生病了。

因此, 在孩子學齡前階段往往就診斷出已患有慢性病。 例如, 最近對某小學的一年級即將結業的學生進行體檢時, 發現有高達48%的學生有各種慢性病的徵兆。 然而奇怪的是, 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有抱病的表示。 診斷出11%的學生脊椎有不同程度的結構性彎曲;另有8%的學生外表衰弱, 顯示內部肌體有疾病侵入。 他們同樣是沒有任何訴說抱病的跡象, 因為在他們這樣的年齡只有非常嚴重的脊柱變形才會有痛感。 對疾病毫無疑心的孩子父母們過得心安理得。 與他們交談時才發現, 他們也曾發覺自己的孩子無緣無故地出現過度疲勞症, 經常感冒, 也有一些輕微的病症, 但家長們都沒在意。

對孩子的父母親來說, 最主要的是能夠儘早地獲得有關孩子的最詳細資訊,

有疾病困擾的父母更應如此。 這樣做的理由在於為了不讓嬰幼兒無比珍貴的歲月白白地流逝:因為人體只有在出生的最初幾年才擁有這種可再生組織的強大功能, 過了這個階段該功能也就不復存在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