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 如果出現滲血, 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 若無滲血, 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簽輕拭臍帶根部, 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後
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 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 然後蓋上消毒紗布。 以前曾經有人主張局部塗1%的甲紫, 因甲紫有殺菌、收斂作用, 但由於甲紫的穿透力弱, 有時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卻窩芷著膿腫, 故現在多數主張採用蘸了75%酒精的棉簽消毒。
但切忌往臍部撒消炎藥粉, 以防引起感染。 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
父母在護理新生兒臍部時需要特別注意臍疝, 它是兒童常見病。
有些小寶寶, 尤其是未足月的早產兒, 臍帶脫落後在肚臍處會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園形腫塊, 這就是臍疝。
它小如黃豆大小, 大的可像核桃, 當小兒平臥, 安靜時, 腫塊消失, 而在直立, 哭鬧、咳嗽、排便時腫塊又突出。 用手指壓迫突出部, 腫塊很容易回復到腹腔內, 有時還可以聽到咕嚕嚕的聲音, 如果把手指伸入臍孔, 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臍疝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