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口腔潰瘍和糜爛應如何鑒別

口腔潰瘍, 又稱為“口瘡”, 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口腔粘膜疾病。 有些人反復發生口腔潰瘍, 此起彼伏, 一年四季不斷, 這種疾病稱為“復發性口瘡”, 由於最早是位叫阿弗他的醫生報導的, 所以也叫“復發性阿弗他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最常見的是創傷性潰瘍, 如殘根、殘冠、銳利牙尖、不良修復體、咬傷、硬物刺激, 一般用藥或一段時間可以癒合, 不會復發。 有了口腔潰瘍不要一概輕視, 如果一段時間治療仍不癒合, 口腔潰瘍底部及邊緣出現變硬情況,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必要時做病理檢查, 以明確診斷, 再做相應的治療。

切不可粗心大意, 延誤治療時機。

口腔潰瘍和糜爛應如何鑒別

口腔粘膜潰瘍和糜爛雖然都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見的症狀, 但是全不同的兩回事, 首先在臨床表現上糜爛與淺表潰瘍是有區別的。

口腔潰瘍可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 各種潰瘍雖有上皮內或上皮下, 淺層或深層, 急性或慢性, 良性與惡性之分, 但都有凹陷性;外形規則, 呈圓或橢圓形;邊界分明, 與周圍正常粘膜“經緯分明”。

而口腔糜爛, 臨床表現為與正常粘膜表面齊平的充血和糜爛, 並無凹陷, 上覆滲出性假膜, 形狀多樣, 並不規則, 與周圍正常粘膜間界限不清。

其次, 兩者的病程和預後不一樣。 潰瘍一般病程較短, 一旦癒合, 就“乾脆俐落”, 淺在的和良性的潰瘍癒合後都無瘢痕,

但深及肌層的潰瘍和惡性口腔潰瘍例外。 糜爛一般病程較長, 反復遷延, 而且癒合過程“拖泥帶水”, 但糜爛一般不留瘢痕。

最後兩者在顯微鏡下的表現不一樣。 潰瘍表現為上皮連續性有中斷, 糜爛比較淺表而無上皮連續性的中斷。 當潰瘍和糜爛不太典型時, 鑒別就會有難度, 但只要細心觀察, 一般來說還是可以區別的。 值得提出的是, 這兩種病損是可以相互轉化或兩者同時存在。

口腔潰瘍應如何預防

口腔潰瘍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 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發生可能性不大, 但如果儘量避免誘發因素, 仍可降低發生率。

具體措施是:

1、注意口腔衛生, 避免損傷口腔黏膜, 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暢, 樂觀開朗, 避免事情和著急。

3、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避免過度疲勞。

4、注意生活規律性和營養均衡性, 養成一定排便習慣, 防止便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