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是有很多的小孩子都患上了嚴重的小兒腹瀉,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家長都要做些什麼才可以緩解這種疾病, 這是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
1、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 就診時帶上大便採樣, 以便醫生檢驗、診治。
2、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 加之飲食控制, 易畏寒, 若出現四肢厥冷, 體溫不升, 可用熱水袋保暖。 使用熱水袋要注意不要燙傷患兒。
3、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 應勤換尿布。 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子應自前向後沖洗), 然後用軟布吸幹。 可塗以鞣酸軟膏, 或複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
4、腹瀉患兒由於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 可使口腔黴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 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 有嘔吐時可用棉花蘸溫開水清擦口腔。 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塗以1%龍膽紫藥水。
5、重型腹瀉, 或輕型腹瀉但遷延不愈, 患兒逐漸消瘦, 全身症狀加重者,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日常護理措施:
1、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 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注意小兒體格鍛煉, 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抵抗力, 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2、衛生及護理
嬰幼兒的衣著, 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 避免過熱, 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 夏季應多喂水, 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 經常進行溫水浴。
3、不必禁食, 多補水分
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朵拉, 不吃不拉”, 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 這無異於火上澆油, 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 因此, 腹瀉時不必禁食, 應多補充水分, 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如米粥、麵條、牛奶、肉湯之類。
4、及時補液防脫水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 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 造成急性脫水。 在家中, 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 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 做成口服補液。 由於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 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 小於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後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 每天的攝入量不少於500毫升;大於2歲者, 儘量多飲, 每天攝入量不少於1000毫升甚至更多,
以上所介紹的就是關於小兒腹瀉護理的知識了, 很多的疾病患者如果想要治療自己的疾病的話, 就必須要對自己的疾病進行足夠的瞭解, 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對自己的疾病護理才會做到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