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發生率約占新生兒的1/5000, 如將無症狀的亞臨床型包含在內則發生率還要更高。 那麼該如何診斷及處理新生兒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呢?
血象
新生兒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兒中有症狀者血小板計數一般<30×109/L, 隨著抗血小板抗體濃度的下降, 血小板可於13至28天內逐漸恢復。
白細胞數一般正常。 如果出血明顯, 也可伴有貧血。 網織紅細胞與幼紅細胞增高, 且與失血程度成正比例。
骨髓象
骨髓象巨核細胞多數正常, 偶可減少或消失, 這與同一血小板抗體的破壞有關。
血清學檢查
應用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抗人球蛋白消耗試驗等方法可自母體血清中查出對應患兒的反應性抗體, 但臍帶血呈陽性反應者罕見, 這與此種抗體被胎兒組織吸收有關。 由於本病血清抗體檢查常呈陰性, 故臨床易致漏診或誤診。
本病患兒母親血小板數正常, 無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症狀, 這有助於與其他類型的先天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相鑒別。 胎兒幼紅細胞增多症常以血小板減少、黃疸、貧血和幼紅細胞增多為特徵, 與本病相似, 應注意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