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震救助現場的急救要點

出 血
皮膚少量出血, 可用消毒紗布(如無消毒紗布, 則應就地取材, 選用毛巾、布帶等柔韌的類紗布物)壓迫止血後包紮;噴射狀出血, 說明動脈破裂, 應用鉗夾血管止血, 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 可在出血傷口上端找到搏動的動脈血管, 用手指或手掌將血管壓迫在所在部位的骨頭上止血;對四肢出血, 一般可用止血帶或毛巾、手絹等紮在近心端, 紮一小時放鬆2分鐘。 如出血過多或已休克者, 應先在現場輸血和補液後轉送病人。
小出血, 不可怕, 可包紮;
大出血, 先壓迫, 再結紮;
休克者, 先輸血, 再轉運。
胸部損傷
胸部受到擠壓、碰撞時易發生肋骨骨折。

此時不要過多挪動胸部和用手觸摸。 如肋骨骨折者, 應用無菌敷料包住傷口, 並用繃帶裹緊胸部, 限制肋骨活動;若肋骨骨折而形成開放性氣胸, 可在胸部損傷處聞及隨呼吸發出的吮吸聲, 此時應立即進行胸部損傷處密閉包紮, 以防空氣進入胸腔造成肺臟壓縮。
肋骨斷, 不觸摸, 先包紮, 限活動;
有氣胸, 肺可縮, 損傷處, 密包紮。


顱腦損傷
急救者應清除傷患口腔內的嘔吐物和血塊, 頭偏向一側, 牽拉出舌頭, 以防舌頭後墜和嘔吐物返流到氣管, 造成窒息。 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 切勿用棉球、紗布或其它物品堵塞, 以免造成血液返流, 引起顱內壓升高, 細菌也趁機逆行至顱內引起腦膜炎。

此時, 急救者應用消毒棉花或紗布輕擦流出的血液, 保持局部清潔, 並將病人送往具備開顱手術的醫院。 途中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 呼吸和脈搏。
清口腔, 頭偏側, 防窒息;
鼻出血, 勿填塞, 免感染;
勤觀察, 先神志, 再體征;
銳器插入體內
切勿拔出因銳器如刀插入體內後, 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經和肌肉。 而這時, 銳器正好嵌在創口內, 起到了臨時“止血”作用。 如將銳器拔掉, 則創口立即暴露, 可引起出血, 如止血不止, 很可能導致出血性休克;同時, 細菌也會趁機進入創口而會引起感染。 正確的處理是先將兩塊棉墊安置於銳器兩側, 儘量使銳器不能搖動。 然後可用繃帶繞肢體將棉墊包紮固定。 這樣在運輸病人時, 不會使銳器脫落出傷口。

見銳器, 不可拔, 易出血, 易感染;
先固定, 免搖晃, 防脫落, 儘快轉。


嚴重擠壓傷
傷患被重物擠壓引起肢體腫脹或青紫時, 切勿在患處按摩、熱敷、結紮, 以免局部產生的肌紅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 而引起腎功能衰竭。 正確的做法是在患處用冷毛巾或冰塊濕敷降溫, 儘量減少其吸收。
擠壓傷, 勿按摩, 勿熱敷, 應冷敷, 防腎衰。
昏迷傷患的救治
應注意開放氣道, 頭略向一側傾斜, 以利於口鼻腔內的分泌物、血液、黏液和其他異物排出體外。 取出傷患身上的尖刀、金屬幣、鑰匙等物, 以免壓傷。
昏迷者, 清口腔, 頭偏側,
防窒息, 撤利器, 防損傷。
消毒紗布(如無消毒紗布, 則應就地取材, 選用毛巾、布帶等柔韌的類紗布物)壓迫止血後包紮;噴射狀出血,

說明動脈破裂, 應用鉗夾血管止血, 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 可在出血傷口上端找到搏動的動脈血管, 用手指或手掌將血管壓迫在所在部位的骨頭上止血;對四肢出血, 一般可用止血帶或毛巾、手絹等紮在近心端, 紮一小時放鬆2分鐘。 如出血過多或已休克者, 應先在現場輸血和補液後轉送病人。


頸髓損傷
頸後銳痛、活動時疼痛加劇等症, 提示傷患頸髓受傷。 對這類傷患應倍加小心。 急救關鍵是立即用頸托, 一時無頸托, 可臨時用敷料、硬板紙或塑膠板做成頸圈固定其頸部, 勿讓頭頸左右前後擺動。
頸髓傷, 必固定, 勿擺動
脊椎骨折
身體被撞擊、擠壓時, 由於脊椎過度屈曲或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脫臼或骨折,

若搬運不當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內的骨髓損傷, 使受損部位以下肢體癱瘓。 正確搬運是由3~4人平托傷患至木板上, 再用繃帶固定身體。 如現場只有一個急救者, 應跑到傷患的後面, 兩手穿過傷患腋下, 扶住傷患上半身, 並將傷患的頭枕部靠在急救者的肩上或前胸, 或用一布條繞胸穿過兩腋下, 然後慢慢地將傷患向後拖拽, 並將其仰臥在木板上固定。
脊柱傷, 欲搬運, 需多人,
可平托, 可木板, 再固定。
四肢骨折
立即用夾板, 如無夾板, 可木棍或樹枝等臨時固定骨折處, 注意其長度要超過骨折部位上下二關節距離。
四肢折, 選夾板, 木棍可;
長度足, 超關節, 再固定。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