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濕肺這種病很常見, 新生兒身體器官發育並不完全, 對於這類症狀我們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採用西醫治療這類病狀。 其實中醫也可以治療。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治療新生兒濕肺的中醫偏方有哪些?
新生兒濕肺病因
本症與肺內的液體增加及肺淋巴引流不足有關, 為一種暫時性呼吸功能不全。 正常胎兒出生前肺泡內含液體約30ml, 在正常生產過程中通過狹窄的產道, 當頭部娩出而胸廓受擠壓時有1/2~2/3的肺泡液被擠出體外。 開始呼吸後, 空氣進入肺泡, 剩下的肺泡液即被肺泡壁毛細血管所吸收。
如肺泡內及間質內液體多, 吸收延遲, 或有液體運轉困難, 以致出生24小時內肺泡存留較多液體而影響氣體交換, 出現呼吸困難, 再加上轉運功能不全, 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 常多見於剖宮產兒, 因其肺泡液未被擠出;亦多見於吸入過多羊水窒息兒。
偏方一 中醫處方
1、肺炎一號方:人參3g, 麥冬6g, 五味子6g, 麻黃lg, 杏仁3g, 桔梗5g, 天花粉5g, 陳皮5g, 川貝母1g, 甘草2g。 水煎濃縮至20ml, 頻服。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正虛邪盛者。
2、肺炎二號方:炙麻黃1.5g, 杏仁5g, 葶藶子3g, 丹參6g, 紅花6g, 桃仁5g, 白人參 3g, 麥冬6g, 五味子3g, 生黃芪9g。 水煎濃縮至20ml, 每服5ml, 日服4次。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氣虛血瘀者。
3、銀翹生脈散:銀花6g, 連翹6g, 人參6g, 陳皮3g, 麥冬4g, 五味子4g。 水煎服, 每日1劑, 分3~4次服。 適用於各型新生兒肺炎。
4、清熱化痰飲:青黛3g, 銀杏3g,蘇子6g, 化橘紅6g, 魚腥草5g, 萊菔子5g。 水煎服, 每日1劑, 分3~4次服。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熱甚痰多者。
偏方二 中成藥方
1、風寒閉肺證:咳嗽無力或無咳嗽, 口吐白沫, 鼻翼煽動, 點頭狀呼吸, 哭聲低微, 面色無華, 口周微紺, 體溫正常或不升, 舌淡紅, 苔白, 指紋在風關或氣關。 疏風宣肺, 兼以扶正。 三拗湯合生脈散加桔梗、陳皮、茯苓。
2、風熱閉肺證:發熱, 咳嗽, 氣促或呈點頭呼吸, 鼻翼煽動, 喉中痰鳴, 口吐白沫, 吸乳量少, 舌質紅, 苔黃, 指紋紫。 清熱宣肺。 麻杏石甘東加黨參、黃芪, 魚腥草。
3、痰熱閉肺證:咳嗽, 呼吸淺快不規則, 鼻翼煽動, 喉中痰鳴, 面色灰暗, 唇與肢端發紺, 高熱或體溫不升, 神萎拒食, 舌質暗紅或絳, 苔黃, 指紋過氣關或命關、色紫而滯。
4、脾虛痰濕證:呼吸平穩, 喉中痰鳴, 吮乳量少, 面色無華, 舌質淡。 苔白或稍膩, 指紋淡, 多在風關。 溫脾化痰, 六君子東加味。
偏方三 中藥處方
1、小兒止嗽丸:具有潤肺清熱, 止嗽化痰的作用。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肺熱型。 每服lg, 日服3次。
2.小兒肺炎散:具有清熱解毒, 清火祛痰, 止咳定喘的功效。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肺熱型。 每服0.3g, 日服2次。
3、潤肺止嗽丸:具有潤肺定喘, 止嗽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肺氣不足者。 每服1/3丸, 日服2次。
4、小兒喘靈口服液:具有宣肺清熱, 止咳平喘的功效。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肺熱咳喘者。 每服2ml, 日服3次。
5、小兒百部止咳糖漿:具有清熱止咳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新生兒肺炎肺熱咳嗽者。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治療新生兒濕肺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瞭解, 中醫治療新生兒濕肺的偏方很多, 我們也要根據自身的症狀選擇合適的方法。 以上介紹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相信會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