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疾病百科 心包炎是什麼疾病

心包炎的症狀表現

勞累後呼吸困難常為縮窄性心包炎的最早期症狀, 是由於心排血量相對固定, 在活動時不能相應增加所致。 後期可因大量的胸腔積液、腹水將膈抬高和肺部充血, 以致休息時也發生呼吸困難, 甚至出現端坐呼吸。 大量腹水和腫大的肝臟壓迫腹內臟器, 產生腹部膨脹感。 此外可有乏力、胃納減退、眩暈、衰弱、心悸、咳嗽、上腹疼痛、浮腫等。

心包炎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

病原體有細菌(包括結核桿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立克次體等。

2.腫瘤

原發性及繼發性腫瘤。

3.自身免疫

風濕熱及其他膠原組織疾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臟損傷後, 如心包切開後綜合征等。

4.內分泌、代謝障礙

尿毒癥、黏液性水腫、膽固醇性心包炎。

5.物理因素

外傷、放射性治療。

6.化學因素

肼苯噠嗪、普魯卡因醯胺等。

7.鄰近器官疾病。

8.病因不明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

心包炎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呼吸困難者取半臥位、吸氧, 胸痛明顯者可給予鎮痛劑, 必要時可使用可待因或杜冷丁, 加強支持療法。

2.病因治療

結核性心包炎給予抗結核治療, 用藥方法及療程與結核性胸膜炎相同, 也可加用強的松, 以促進滲液的吸收減少粘連。 風濕性者應加強抗風濕治療。 非特異性心包炎一般對症治療, 症狀較重者可考慮給予皮質激素治療,

化膿性心包炎除選用敏感抗菌藥物治療外, 在治療過程中應反復抽膿, 或通過套管針向心包腔內安置細塑膠導管引流, 必要時還可向心包腔內注入抗菌藥物。 如療效不佳, 仍應儘早施行心包腔切開引流術, 及時控制感染, 防止發展為縮窄性心包炎。 尿毒癥性心包炎則應加強透析療法或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癥, 同時可服用消炎痛, 放射損傷性心包炎可口服強的松;停藥前應逐漸減量, 以防復發。

3.解除心包填塞

大量滲液或有心包填塞症狀者, 可施行心包穿刺術抽搐液減壓。 穿刺前應先做超聲波檢查, 瞭解進針途徑及刺入心包處的積液層厚度, 穿刺部位有:①常于左第五肋間, 心濁音界內側1~2cm處(或在尖搏動以外1~2cm處進針),

穿刺針應向內、向後推進, 指向脊柱, 病人取坐位;②或於胸骨劍突與左肋緣形成的角度處刺入, 針尖向上、略向後, 緊貼胸骨後推進, 病人取半坐位;③對疑有右側或後側包裹性積液者, 可考慮選用右第4肋間胸骨緣處垂直刺入或於右背部第7或8肋間肩胛中線處穿刺, 為避免刺入心肌, 穿刺時可將心電圖機的胸前導聯連接在穿刺針上。 在心電圖示波器及心臟B超監測下穿刺, 如針尖觸及心室肌則ST段抬高但必須嚴密檢查絕緣是否可靠, 以免病人觸電。 另外, 使用“有孔超聲探頭”, 穿刺針經由探頭孔刺入, 在超聲波監測下進行穿刺、可觀察穿刺針尖在積液腔中的位置以及移動情況, 使用完全可靠。

心包炎有哪些預防方法

(1)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 結締組織異常, 代謝異常, 損傷, 心肌梗塞或某些藥物引起, 或可為非特異性。

(2)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通常為非特異性的, 但幾乎任何急性心包炎均可成為其原因。 常見的原因為結核或其他感染, 新生物, 日光或聲音的輻射, 類風濕關節炎, 創傷和心臟手術。 風濕熱之後極少有縮窄性心包炎。

臨床上對本病的預防主要包括積極治療原發病, 如結核病、風濕熱、敗血症等。 同時應加強鍛煉, 提高機體抵抗力。 慎起居, 節飲食、調理情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