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升人際交際能力 收穫完美人生

人際交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正常健康成長。 在交流人, 人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一個人的心理動向。 人際溝通分析學(簡稱TA)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心理諮詢與治療理論。 這個理論的最大特點是, 有一套通俗、簡潔的分析語言和便於操作的方法。 它的基礎部分可以成為説明公眾改善自身人際關係、提升自身生活品質的心理學自助理論。

以下是我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這門課程後的總結。 文章和以往的課堂討論與訓練有不同的地方, 這一次, 我將把對這種理論的簡介和我的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後的體會相結合,

盡可能地以有助於應用的方式呈現這個理論。

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

人際溝通分析理論認為人格由三種自我狀態組成: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兒童自我狀態。 其中每一種自我狀態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人們各自的“三我”之間的交往。

“三我”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父母自我狀態, 指我們從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裡拷貝來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父母自我狀態又分為: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和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 顧名思義, 一個人處於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的時候, 與人交往常常會表現出教育、批評、教訓、控制的一面;而處於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的時候,

人與人交往時則常常會表現出溫暖、關懷、安慰、鼓勵的一面。

人際交往中, 那種特別喜歡教訓別人的人, 常常運用的就是自己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而 那些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別人的人, 則常常處於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

二是兒童自我狀態, 每個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帶著一個小小的兒童, 當一個人以兒童自我狀態與人交往時, 他的情感、思考和行為表現等就會表現得像孩子一樣。 兒童自我狀態又分為: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和自由型兒童自我狀態。

處於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的人聽話、服從、討好、友愛, 內心常常充滿自責、擔心、焦慮和自罪;而處於自由型兒童自我狀態的人則往往表現為活潑、衝動、天真、自發行動、貪玩、富於表情、愛恨分明等,

像以自我為中心的嬰兒一樣追求快感並能充分表達自我的感情。

三是成人自我狀態, 一個人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 其思想、行為和情感都指向於此時此地, 具體表現為理性、精於計算、尊重事實和非感性的行為。

每一種自我狀態都有其適應性, 也都有其不適應之處, 因此並不存在好壞之分。 事實上, 就一個健康、平衡的人格來說, 每個自我狀態都是必需的——我們需要成人自我狀態來處理此時此地的問題, 幫助我們過一種有效率的生活;要融入社會時, 我們既需要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提供規範, 以便遵守倫理底線, 也需要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説明我們去維護自己的人際關係;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是我們遵守社會上的遊戲規則的前提,

而自由型兒童自我狀態所包含的自發性、創造力和直覺能力, 則是工作成就和業績的基礎。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